首页 >> 偏方秘方

脾胃虚寒不用怕

偏方秘方  2020年01月14日  浏览:2 次

脾胃虚寒不用怕,常做8个小动作,在家就能轻松搞定!

脾胃虚寒不用怕,常做8个小动作,在家就能轻松搞定!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如果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出汗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动作要领: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小贴士:还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建议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饮食推荐炒米和锅巴

按中医的五行学说,黄色入脾,所以炒得焦黄的大米和锅巴都是入脾健脾的。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有点焦,而按中医的说法,焦的东西也是入脾健脾的。所以,这两样东西大家不妨都拿来试试看,这是很多医生所推荐过的。

灸疗神阙穴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

所谓神阙,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神阙穴

【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穴方法】:

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位;

第2步:肚脐中央,即为本穴。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灸疗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灸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尿潴留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宝宝肺炎恢复期吃哪种维生素好
高血脂症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宝宝肺炎能艾灸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