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药膳食疗 2019年09月02日 浏览:6 次
摘要:菅茅根【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水肿;骨折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
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
【拼音名】JiānM oGēn
【英文名】rhizomeofVilloseThemeda
【别名】菅根、地筋、土筋、蚂蚱草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sa(Poir.)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菅,多年生草本,秆高达 m,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具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m;总状花序长mm,佛焰苞长2- .8cm,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mm,无毛;两性小穗2- 个,长mm,无芒或有长达6mm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2颖与第1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肝;肾;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0g;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煎水②治风湿麻木:蚂炸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小孩厌食吃什么好小孩上火吃什么药
小孩积食咳嗽什么症状

- 上一篇: 酸菜肉末豆腐汤的做法
- 下一篇 一点点咳嗽能打疫苗吗
-
辽宁敲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9-07-16
-
明党参真假识别
2019-07-15
-
桃叶珊瑚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血瘀体质应该如何调理
2019-07-13
-
浙江磐安县中医院举办中医适宜技术说课比赛
2019-07-11
-
胡椒的种植技术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