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文学奖还能愉快地评吗节能

中医美容  2020年10月11日  浏览:3 次

岁末年终,回望这一年来纷纷扰扰评选出来的各大文学奖,我吃惊地发现,居然没有一个文学奖是愉快地评出来的

鲁迅文学奖,是2014年颁发诸多文学奖中的最大牌,但一开始就身陷跑奖传闻,揭晓后再掀18部提名作品零得票漩涡;老舍的儿子舒乙说因为技术环节差错的缘故,老舍文学奖差一点就被撤销;而路遥文学奖则从起根发苗之日起,就一直是在信任危机中艰难成长……

显然,2014年这几个文学奖评的不但不愉快,甚至还有些令人窝火TCL电脑新策略 将资源充分聚焦渠道。

文学奖还能愉快地评吗?公众对文学奖的质疑,其实就是对评委的质疑。说白了,是公众对评委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标准产生了怀疑。以获称“史上最规范、最透明”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为例,各评奖委员会经过认真阅读讨论,8月7日评出了70部作品获提名奖;8月11日,评委们投票表决产生了 4部获奖作品,同日还公布了所有评委实名投票情况,以及70部提名作品最终的票数。其中并在春节前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核定,有18部提名作品得零票。

那么问题来了,70部提名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当然是经过评委评选产生的。18部零票作品当初是怎样进入提名的?也是由评委投票产生的。提名和终评的评委是一拨人吗?这个,我不得而知。如果是一拨评委,其艺术鉴赏力缘何在短时间内大逆转?若是两拨评委,对同一作品的认知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如果假设成真,该奖项何谈权威与公正?

文学奖还能愉快地评吗?公众对文学奖的质疑,说白了就是对评委有没有坚定的价值理念的质疑。专业评委不被信任,无法树立其权威地位,折射出当下文学及文学奖生态的糟糕。不客气地说,一些评奖已沦为少数所谓评委的折腾了!众所周知,任何评奖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获奖者既要有才气,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靠运气。所以,作家要对评奖看淡些,千万别太当回事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创作上去,看看人家的作品好在哪、想想自己该咋提高……

对获奖者来说,即便你手捧盖有国家某机构大印的获奖证书,也并不意味着创作成就达到了国家高度。能幸运地获奖,也只能说明,你的作品恰好符合了数个或数十个评委的标准而已。但,评委标准和艺术标准却是两码事,即便作品幸运地通过评委标准的审阅,也绝不能说该作品就达到了艺术的最高标准。何况,文学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事。

文学奖还能愉快地评吗?作家,永远都是凭作品说话和立身的。我不知道,今年那些上榜的获奖作品,有多少是速朽的?也不知道,100年后爱好文学的子孙,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检索到“某某作品曾获某某奖”的词条后,会做怎样的感想?我想,他们要么吐槽当时评委的鉴赏水准有误导后人之嫌,要么埋怨当时作家才力不济没留下那时代最生动的书写。

时代的洪流永远向前奔腾不息。文学奖,自然不会因为几句民间的牢骚就止步。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备受瞩目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将评选并揭晓。如何从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开始,减少公众对今后文学奖的质疑,将他们的目光引导到纯文学上,这确实值得深思。面对这个无比深刻和无比丰富的时代,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学奖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以为,各类文学奖要愉快地评选,至少应做好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夯实地基,在评奖之前就审慎地做好“评委”的评选工作;二是打开大门,除坚持现行审报机制外,还要想办法吸引那些耐住寂寞潜心写作、不会炒作不问收获的作家和作品进来;三是登高望远,心怀历史感和使命感,把那些专家喊好、读者点赞的作品评出来,让所评出的获奖作品,在永远年轻的时间面前尽可能地存活的长久些,再长久一些。

(实习:白俊贤)

新余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男性女性保健用品
尿路结石剧烈疼痛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