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中药常识 2020年02月17日 浏览:2 次
摘要:墨旱莲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又叫“墨旱莲”。墨旱莲又名旱莲草、猪牙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每年夏、秋两季割取全草,除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即可入药。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原名鳢肠。《图经本草》释名旱莲草。商品有墨旱莲和红汉旱莲二种。
来源: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全草。野生于田野、路旁、溪边及阴湿地带。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斜立或呈匍匐状、基部分枝,着地部分节上生不定根。茎有棱,披粗毛。叶对生,近无柄,披针形或椭圆形披针形,长 ~10厘米,宽5~25毫米,全缘或具疏齿,先端渐尖,两面披粗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约5毫米。总苞钟状,苞片绿色,花杂性,外围1~2层为舌状花,白色,雌性,或不发育,中心为管状花,淡绿色,两性,发育。舌状花发育的瘦果三棱形,管状发育的瘦果扁四棱形。 产地: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河北等地,其他各地已有分布。 性状鉴别:茎圆柱形,有纵棱,表面绿棕色,披白色短毛,有节,节上具对生叶,叶腋间有小枝,茎顶端有头状花序。质脆易断,断面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多皱缩或破碎,灰绿色或墨绿色,两面均披白色短毛,完整的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或具细小疏锯齿。头状花序似菊花,多已结实,果实众多,呈黑色颗粒状。水浸后搓其茎叶,则呈黑色。气微弱,味淡。 以黑绿色,茎长,带叶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鳢肠素,苦味质、鞣质、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作用:止血、凉血,可能有收敛、消炎作用,略带补性。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甘、酸、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益阴,凉血止血,乌发固齿。 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牙龈出血、肝肾两亏、腰腿酸软、须发早白等症。外敷可治外伤出血。 临床作用:作为收敛性药用。 主要用于表现有肝、肝火亢盛的出血症,包括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子宫出血等,尤以治尿血较常用,一般配车前草、冬葵子等。如为慢性肾炎所致的血尿(包括小便有红细胞),阴虚型的病例配;阴阳两虚者配菟丝子、破故纸、熟地、白芍、大枣、炙甘草。入为尿道炎所致的血尿,配泽泻、黄柏、透骨消、金丝草。 治吐血常配侧柏叶;治便血、血痢配地榆;治子宫出血配阿胶、艾叶。近年来还试用于治眼底出血,配仙鹤草、白芨、生地、赤芍、栀子炭等,方如宁血汤。 此外,对肝肾阴虚,有腰痛、头晕、须发早白者,也惯用旱莲草,配女贞子等,但效力较缓弱。 用量:6~15g。 处方举例:宁血汤:旱莲草15g、仙鹤草 0g、生地15g、栀子炭4.5g、白蒺藜12g、密蒙花12g、赤芍9g、白蔹9g、阿胶9g(溶化),水煎服,治疗一般眼底出血和眼科手术后出血。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黄海棠(金丝桃科植物湖南连翘)的干燥地上全草,野生于山坡林下或草丛中,亦有栽培。 植物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90厘米。茎直立,有四棱。叶对生,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 厘米,全缘无毛,有腺点,无柄,基部抱茎。花数朵顶生聚伞花序;花金黄色,直径约 厘米,萼片5,卵形,雄蕊多数,花丝细,连合成5束。蒴果圆锥形,长1.5~2厘米,沿胞间开裂为5瓣,先端具细长宿存之花柱。种子多数。 产地:主产于湖南、江苏的呢各地,其他各地亦有分布。 性状鉴别:茎圆柱形,上部有四棱柱形,长可达90厘米,直径 ~5毫米。表面红棕色,具节,节上有对生叶,叶多已碎落,质硬,较难折断,断面中空。茎顶端着圆柱形蒴果,长1~1.5厘米,基部直径8~10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5纵棱,先端5裂。质较硬,内有多数种子,种子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表面黑褐色,气微弱,味微苦涩。 以红棕色,带有叶、果者为佳。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清肝火、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并治头痛。 注:1、目前全国多数地区使用墨旱莲。有些地区,如东北、安徽、江苏、浙江、天津、上海等地同时使用红旱莲。两者分别药用,各随大夫处方。 2、宁夏、内蒙古等地以蔷薇科植物朝天委陵菜的全草作旱莲草使用,属于地方习销。 、红旱莲在广西、湖南个别地区作 王不留行 ,在湖南、湖北、安徽个别地区则又作 药用,注意区分。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梅州白癜风医院咋样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哪种他达拉非可饮酒服用
相关文章
-
叶檀限购房反而会促使投资者猖狂
2020-07-10
-
数据真相博格巴成英超第一散步帝挨骂没错
2020-07-02
-
江西新余市提升中医药服务队伍素质
2019-07-15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2019-07-07
-
秀丽槭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