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不除越补越毒艾灸祛湿气
中药常识 2019年09月06日 浏览:7 次
摘要:不爱锻炼,怕出汗,要晒太阳,要出汗(当然锻炼要有度)。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我们现在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很少有挥汗如雨的机会,其实这样不利于水湿的排出。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过重会招来脂肪肝、高血压、肥胖
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去湿气邪毒,刻不容缓!
湿气不除,越补越毒!
夏季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反复多变,加之人们饮食起居习惯:
第一:常食寒凉或喝冷饮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
第二:现代人空调吹得多,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本来夏天应该是热了,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夏天这个季节阳气在外,这个时候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会伤到肺,把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结果它又没办法运化水了,水湿很多。
第三:不爱锻炼,怕出汗,要晒太阳,要出汗(当然锻炼要有度)。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我们现在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很少有挥汗如雨的机会,其实这样不利于水湿的排出。
人体湿气重,常出现困倦欲睡,厚腻,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屈伸不利,胸闷腹胀、食欲欠佳、大便溏稀或黏腻等脾胃虚的症状。
脾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代谢不出去,停留到体内形成水湿或饮,形成水肿或肥胖。
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以及女性的一些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这个时候要注意为自己排除湿气,并做好预防工作,祛湿防病身体才健康。
艾灸祛湿气,全身有精气!
而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开郁、补阳气等效果,对于养生非常适合。相应的穴位经常进行艾灸,能让体内的湿邪去除,更可以起到各种疾病预防的效果。品艾下面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艾灸祛湿五大穴位,希望对您有益。
1、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
2、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功效: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4、丰隆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功效: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5、解溪穴
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功效: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 炎,滴虫性 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嗳气不消化吃四磨汤肠道菌群失调表现
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 上一篇: 返顾马先蒿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南京镜面人双侧肺病变医生一手术解决两问题
-
叶檀限购房反而会促使投资者猖狂
2020-07-10
-
数据真相博格巴成英超第一散步帝挨骂没错
2020-07-02
-
江西新余市提升中医药服务队伍素质
2019-07-15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2019-07-07
-
秀丽槭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