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受人尊敬的太监死后竟葬于皇家陵寝了
中药常识 2021年11月07日 浏览:4 次
明朝最受人尊敬的太监 死后竟葬于皇家陵寝
众所周知,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地区,有一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皇家陵寝,里面埋葬着大明朝十三位帝皇,即“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自迁都北京以后,就派出大臣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最佳风水宝地建皇陵,足足寻找了两年的时间才将皇陵确定。然而,在风水宝地的明十三陵中居然葬了一位太监!这位太监是谁,为什么皇家陵寝能让太监埋葬于此呢?
络配图
太监,是中华文化圈中特有产物,起源于周朝。朱元璋坐上皇位就对宦官管理非常严格,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但到了永乐时期后,宦官渐受到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洋,担任监军。已至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政,阉党横行。当然,其中也有因善名载入史册者,比如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十三陵太监墓的主人——王承恩。
作品包括家具、家居用品、服装、首饰及与茶有关的物品。蒋琼耳持有品牌10%的股份 络配图
原来王承恩属明朝最有才华的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后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打北京,崇祯帝命其担任兵马提督
,保护自身安全!可惜天命不允,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在风雨中摇曳不止。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在处理完后宫之事(逼迫周、张二皇后及袁贵妃等人自缢),没有选择出城投降,而是选在已死殉国!
络配图
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在临死前留下遗言:“诸臣误朕,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当时崇祯身边仅有王承恩一人陪伴。王承恩见崇祯帝死后,行完三叩九拜大礼,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几天后,李自成替崇祯皇帝和王承恩收尸,将崇祯帝葬入思陵。为铭记王承恩这个护主忠臣,李自成特地将王承恩葬于思陵之侧。
王承恩作为唯一以死殉主的崇祯仆从,三百年来,得到诸多社会名流的推崇,顺治皇帝入关后,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顺治2年,清室为其立碑培冢,并赐予陵寝之地60亩,派专人看护。后来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特地在墓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可以治疗呢海口医院男科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2疗效怎么样

-
叶檀限购房反而会促使投资者猖狂
2020-07-10
-
数据真相博格巴成英超第一散步帝挨骂没错
2020-07-02
-
江西新余市提升中医药服务队伍素质
2019-07-15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2019-07-07
-
秀丽槭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