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胲子
中药大全 2019年06月21日 浏览:8 次
羊胲子
羊胲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nɡ Hǎi Zǐ【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结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功能主治】宽胸止呕。主治噎膈反胃,朝食幕呕。【用法用量】0.5~1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nɡ Hǎi Zǐ【别名】羊哀(《辍耕录》),百草丹(《纲日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胃中的草结。宰羊时发现胃中草结,取出晒干或晾干。【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生境分部】产于四川。其他地区亦产。【性状】形圆如弹丸,大小不等,常见者直径为2~3厘米。外表灰黑色,略现细小草筋状物质,微带光泽。质轻松,体不沉重,无臭。以个大、体轻、色暗、有光泽者为佳。【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胃经。【功能主治】①《纲目》:治翻胃。②《纲目拾遗》:解百草药毒,治噎膈翻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分;或入丸、散。【注意】《四川中药志》:胃火炽,无气滞者勿服。【复方】治翻胃:羊胲子(煅存性),每一斤入枣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匀。每服一钱,空心沸汤调下。(《摘元方》)【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ánɡ Hǎi Zǐ【英文名】Nodules in Goat Stomach【别名】羊哀、百草丹【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纲目拾遗》:羊哀,惟山羊有之,胡羊不能成也。亦牛黄、狗宝之类。牛黄细腻而疏松,且香烈,故以黄名;狗宝花白而坚凝如石,故以宝名;此则如烂草团成,轻松而气膻,人多惜其不能如牛黄、狗宝之精美,故哀之,因名曰哀。《宦游笔记》载:军营于羊腹中得石子,名鲊答,形如鸭卵,色紫黄,两头有二白圈,圆如黄豆,腰有束带,宽如韭叶,色青蓝,束带上亦二白圈,质细如玉,滋润如水。《辍耕录》亦载:鲊答,产【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胃中的草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a hirc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山羊时剖腹取喟,如其中有草结,取出洗净,晾干。【原形态】1.山羊,体长.2cm,体重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性状】1.形圆如弹丸,大小不等,常见者直径为cm。2.外表灰黑色,略现细小草筋状物质,微带光泽,质轻松,体不沉重,无臭。3.以个大、体轻、色暗、有光泽者为佳。【性味】味淡;性温【归经】胃经【功能主治】降逆;止呕;解百草毒。主噎膈反胃;噫气;晕船呕吐;草药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g;或入丸、散。【注意】胃火盛者禁服。【各家论述】1.《纲目》:治翻胃。2.《纲目拾遗》:解百草药毒,治噎膈翻胃。【摘录】《中华本草》
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丁桂薏芽健脾凝能治腹泻吗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云南生物谷药业经营产品弥勒灯盏花种植基地
弥勒灯盏花基地

- 上一篇: 从头食补之白发变黑篇
- 下一篇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西线高速改建加速10月全路段双幅通车
2020-07-02
-
一豆三子降血压
2019-07-16
-
如何一眼辨别毒豆芽
2019-07-16
-
首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浙中医学生获一等奖
2019-07-07
-
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遵义行启动
2019-07-07
-
电视剧老中医中的稀有药材龙涎香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