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补肾的4种方法为冬天打基础肾气足百病
中医减肥 2019年12月12日 浏览:4 次
摘要:人到了中年后,身体易衰退,为了保证人体的阳气充足,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的质量。中医认为,常按关元穴及腰眼穴可起到补肾的功效。
肾气足,则百病无
人体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等作用。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
秋季补肾可对将来的寒冬打下基础,增强人体抑制寒冷的能力,因此是补肾的好时节。
一、调理饮食
板栗
中国有句民谚叫: 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 。板栗,又名栗,素有 千果之王 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 五果 ,国外称之为 健康食品 ,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认为板栗性味甘温,体质虚寒的朋友们食用最佳。板栗具有健脾养胃、止咳化、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对脾胃虚弱、肾阳不足之人来说,是很好的补品。板栗也是秋季养生的不可缺少品之一。栗子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者服食。
南瓜子
补气,但不能多吃,食用过多,气在肚子是城,让人不舒服。气多了还会引起胃热上火。
冰糖南瓜子茶,清咽喉,补肾气,治标又治本。
特别是说话量多,导致嗓子不舒服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嗓子的问题,关键是因为长期说话太多,伤到肾气。所以,光用消热清炎的药来治嗓子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想治本的话,即要清喉也要补肾气,双管齐下才可以。
二、穴位保健
人到了中年后,身体易衰退,为了保证人体的阳气充足,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的质量。中医认为,常按关元穴及腰眼穴可起到补肾的功效。
关元穴穴位位置: 关元穴 位置:脐下四指处。关元穴位于人体 阴脉之海 的任脉,肚脐之下 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身体的作用。
方法: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 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 分钟。
腰眼穴穴位位置: 腰眼穴 位置: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 .5寸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补肾功效。
三、睡觉可补肾
中医认为,睡觉可补肾,一是还阳卧,二是混元卧。
1、还阳卧
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 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2、混元卧
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两手重叠或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处;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的当中。
四、其他补肾的保健动作
1、热水泡脚补肾
19::00是肾经气血最衰之时,泡脚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泡脚是木盆比较好,水温在40度左右为宜,泡15- 0分钟最佳。
2、用后脚根走路
即尽可能的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弯曲膝盖。用脚后跟先着地的走路方法,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的穴位,可以有效的防止骨质疏松症。
、提踵颠足
提踵的时候以五个脚趾抓地,两腿并拢,同时提肛收腹,肩部要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的时候,身体放松,轻轻的咬牙,可以先慢慢的下落一半,然后轻轻的震动地面。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和肾经,轻震地面则可以按摩到五脏六腑。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肾宝片: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孩子流鼻血三岁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
海南西环铁有望上半年开建总投资近65亿元
2020-06-16
-
警惕针灸也可以上瘾1
2019-07-06
-
中医教您怎么治疗口臭
2019-07-06
-
中药材绿化道路一举多得
2019-07-06
-
吉林百余中医药科技课题通过成果鉴定
2019-07-06
-
经络的研究进展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