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互联网电视颠覆电视产业是毒药还是稻草生存

中医减肥  2020年04月30日  浏览:4 次

互联这只手到底还是没有放过电视产业,自小米和乐视在201 年短兵相接之后,互联电视的战火彻底燃烧了起来。与之同时,互联电视争夺的热点也开始从内容变成价格。

不久前,小米发布了新一代的分体式电视,乐视也紧跟着发布了120寸的巨屏电视,有着阿里和创维背景的酷开则抛出了 艺术格调精品 的概念。从表面上看,互联完全激活了沉寂的电视产业,而最终是否会重演智能的悲剧呢?

90分和95分的博弈

互联电视厂商接连不断的动作,传递出的三个明显信号:互联模式让电视的价格进一步压缩;内容成了电视体验优劣的瓶颈;互联电视厂商做出了极大地创新。对于价格和内容在此暂且不说,毕竟这是互联电视与生俱来的两个 优势 ,但对于创新一词我们该有着怎样的理解。

从最新发布的产品来看,雷军在发布会上称分体式的小米电视 解决了很多用户痛点,也降低了用户以后的更新换代产品。酷开也在发布会上抖出了 滑轨屏幕 、 智能镜子 、 触控电视 等卖点,当然还有以 创新 和 生态 为口号的乐视。诚然,很多互联电视产品已经称得上优秀,特别是在硬件结构、UI和新的交互方式上较传统电视厂商有着很大的进步。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电视在短时间内做出了90分的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何况还有内容作为幌子,但从90分跨越到95分却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或许一些厂商从未想过去迈这个坎。

而95分所需要的恰是底层技术的创新和硬件和体验的磨合。举个例子来说,国内绝大多数的智能电视选用了三星、LG、夏普等日韩厂商的面板,可从CRT到液晶再到,国内在屏幕上的技术积累几乎为零。互联电视加速了屏幕分辨率从1080P过渡到2K再到4K的速度,但天花板就在那里。传统电视厂商因为缺少技术能力一直存在利润微薄的诟病,很明显互联电视遵循了智能的玩法,通过堆砌硬件的方式不断发布新品,相比于传统电视在系统和内容上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但依然很难实现向95分的跳跃。

几乎国内所有成熟的硬件行业都面临着从90分到95分的问题,传统电视厂商在经历持续的低迷之后,已经开始在液晶面板生产线和产业链上下工夫,互联电视的电视的出现是否会让传统电视厂商梦碎,又或者说互联电视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活在新世界的互联电视

贾跃亭在10月27号的发布会上宣布目前乐视超级电视累计销量已接近400万台,看似客观的销量数字背后,却没人深究互联电视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份额,亦或者说互联电视仍活在 新世界 里。

这里要陈述的三个事实是,一、互联电视到底是媒体眼中的宠儿,还是大多数用户的购买选择?二、互联销售渠道和当今的物流体系为互联电视留下了多大的市场空间?三、到底谁才是智能电视真正的受益者?

对于第一点,不少科技媒体把互联电视推到头条,特别是之前广电总局屡屡下令封杀电视盒子,反倒是推进了智能电视的概念普及。不排除一些对互联电视推崇备至,很多IT从业者接触最多的便是互联,对电视行业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互联渠道而非看似零散的线下渠道,从造成了互联电视先入为主的假象。数据,在过去的一年里,三星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26.2%,海信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16.0%,TCL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12.0%,小米和乐视的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

而互联渠道到底留下了多大的市场空间,智能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在积极进行线下渠道布局,迪信通、苏宁、国内等线下渠道巨头成为厂商眼里的娇宠。一个既定的事实是,用户对电视的选择比更加考究,在物流方面俨然比电视更有优势。另一个事实是,大件物流仍未覆盖三四线及以下的市场,互联电视的手中也被局限。不过,乐视和小米以颠覆者的姿态杀入智能电视领域,在品牌知名度上似乎不输于传统电视品牌,对互联电视的线下销售降低了门槛。

勃起功能障碍的男人怎么办
宫颈炎怎么治疗好
合肥白癜病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