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部分地区
中药养生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2 次
摘要: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夏至日有一些民俗,如“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人在夏至这天就讲究吃面。另外有些地区如陕西等地,夏至吃粽子,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遭受虫害。 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阴气开始产生的时候。从这一天开始,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古人说 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生 ,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人体而言,夏至时节,人体阳气运行畅达,气血趋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增加。认为 血汗同源 ,血为心所主,故有 汗为心之液 之称。因为夏与心气相通,故多汗易使心气涣散,此时保存或及时补充津液至关重要。
此时节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饮食无味、睡觉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疲倦,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降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菊花等,还可以制备一些消暑降温的饮品。
夏至饮食原则
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因此,要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在饮食上,由于天气逐渐转热,所以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出现痤疮、溃疡、便秘等症。可以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一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二可促进体内 致热物质 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三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夏至饮食习俗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夏至日有一些民俗,如 冬至饺子夏至面 ,北方人在夏至这天就讲究吃面。另外有些地区如陕西等地,夏至吃粽子,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遭受虫害。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绍兴治疗男科医院孩子发烧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昆明治疗牛皮癣费用

- 上一篇: 糙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
- 下一篇 常说可以从眼睛里拉出丝来
-
粤单独二孩申请量潮汕最少
2019-07-16
-
无腺橉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玉蜀黍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中医桂圆甜汤如何补虚损
2019-07-13
-
中药中的特殊术语1
2019-07-12
-
望都县中医医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