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功能太强大了,看完只有惊叹!
中药养生 2019年07月23日 浏览:7 次
摘要:三七粉平时连续生服用15天左右可以转熟用,就是用来煮鸡熬汤等吃一星期,然后再转生服。这样才更好的达到清、调、补的养生三大效果合一。
你知道吗?以采收季节来区分,分 春三七 和冬三七 两种。在结籽之前采收的为春三七,结籽以后采收的为冬三七。以春三七的品质为佳,选择个大。体重、色好、光滑、坚实而不空泡者为最好。冬三七改皱纹较多,质量次之。
三七粉还具有生熟之分。三七粉是精选不同等级的三七头打磨而成的粉,内含有二十一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活性硒及粗蛋白质等。生三七粉和熟三七粉的区别在于使用过程,其使用方法决定市场上的三七粉都是生三七粉。
吃法不同,功效大不同
三七粉生吃
功效侧重于活血化瘀,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美容抗衰老等养颜功效。
生吃方法:温水或者纯牛奶送服或者直接吞服最好,每次1- 克,早晚一次;外用也属于生用;温水最好是 0度以下水温。忌:孕妇忌服。
三七粉熟吃
功效侧重于补血、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
熟吃方法:可用鸡肉炖或肉汤、开水冲服、热开水汤熟送服。每次4-10克。
服用三七粉的最佳时间
早上服用: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 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
晚上服用: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少量,最好不超过 克。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三七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有机结合。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食品的补养、充饥作用。
三七怎么吃才最营养最滋补
三七自古以来就是公认的一种良药,有着 金不换 南国神草 参中之王 的美誉。三七所含的有效活性物质比人参还高,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吃三七才最能补气养血呢?下面介绍几种最经典的食疗方。
1、温补脾肾方:
做法:鸡肉洗净、斩块;人参切厚片,三七粉与鸡肉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供用。
2、补气化瘀方:
做法:三七粉 克,灵芝15克。将三七粉,灵芝一起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滤渣取汁即可。,鸡肉200克。与鸡肉一起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小时,加盐少许即可。
、舒筋止痛方:
做法:三七粉(10克左右)与适量螃蟹(清刷干净)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肉同食,极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4、养胃止血方:
做法:三七粉5克,鲜藕1节,生鸡蛋1枚,猪油、食盐各适量。将藕洗净,捣烂,绞取之也1小杯,加入少许,煮沸;将三七粉与鸡蛋青黄调匀,倒入藕汁中,加入猪油、食盐煮沸即可,温服。
5、活血养心方:
做法:三七粉10克,猪心洗净,将三七粉纳入住心中,扎紧,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煮至猪心熟烂,取出切片,调味服食。
6、止(生理)痛方:
做法:三七粉5克,阿胶10克(捣碎),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掏净,加清水适量煮粥,煮20分钟后,调入三七粉、阿胶,煮至粥熟服食。
7、滋阴养血方:
做法:三七(研粉)5克,制15克,大米100克,红枣(去核)2枚,白糖适量。制作时,先将何首乌洗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弃药渣,再将大米,红枣,白糖倒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然后兑入药汁和三七粉,搅拌均匀,以文炎烧沸,离火,盖焖5分钟即可。
8、清热解毒方
做法:三七15克,百合20克,兔肉250克。三七捣碎成蚕豆大小,百合洗净,兔肉洗净切块,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炖煮,调味后饮汤食肉。
9、化降脂方
做法:三七粉 克,山楂(连核) 0克,粟米100克。将山楂洗干净,切成薄片。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加入山楂片,改用小火共煨至粟米酥烂、粥粘稠时调入三七细末,拌和均匀即成。
10、降压安神方
做法:每次取三七花 ~6朵,用开水冲泡饮用(可以反复冲泡,直到滋味淡为止,亦可隔夜泡继续饮用)。
提示
三七粉平时连续生服用15天左右可以转熟用,就是用来煮鸡熬汤等吃一星期,然后再转生服。这样才更好的达到清、调、补的养生三大效果合一。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女性腰疼后背疼的原因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宝宝偏食不吃饭
小孩吃什么健脾胃
小孩脾虚吃什么好
辽宁妇科哪家医院好哈尔滨白癜风好的医院
湖北好的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 上一篇: 太极若水,水本有三态,如何应用太极若水指导自己练拳?
- 下一篇 有了血栓怎么办?
-
粤单独二孩申请量潮汕最少
2019-07-16
-
无腺橉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玉蜀黍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中医桂圆甜汤如何补虚损
2019-07-13
-
中药中的特殊术语1
2019-07-12
-
望都县中医医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