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处方笺呢

中药养生  2020年03月29日  浏览:2 次

“好哩。处方笺呢?”

柜台后面的七叔嘴里应着,手里接过顾客的处方笺,转身就走向药架。

每天,七叔接待前来买药的人,记不清要捡多少次药。这是当地最大的一间药店,供销社开的,门面不小,坐落在最繁华热闹的十字街口,进店买药的客人你来我往。

七叔站的是中药柜台。柜台后面那药架,两米多高、十几米长,横竖排列一个个抽屉,每个抽屉装着不同的药材。光是看那密密麻麻的药名就能让人傻眼了,何况还要记住每种药各自的位置!可是,七叔将它们记得滚瓜烂熟,捡药时如同流水作业;高处的抽屉够不着,得站到梯子上去。他爬高落低,拉开抽屉,几个手指一捏,那分量肯定差不离,一抓一个准。但他不会迷信自己的手指,将抓来的药材分别用戥秤称过。需要碾碎的中药,将它放进擂钵,他操起擂锤,用力而有节奏地捶着,像在敲打击乐:“笃笃笃笃笃笃……锵!”最后一下,擂锤上的金属挡片打在钵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收尾的音符;余音那个悠悠,是编钟在响么?

他熟练地将药材包好,递到顾客的手上。

买药的顾客看着他的操作过程,往往会走神,仿佛在欣赏戏法;再看看眼前这个身材肥胖得像一尊弥勒佛的阿叔,心里感激,免不了客套一句:“阿叔贵姓?”

七叔总是乐呵呵的模样,说:“免贵姓黄。草头黄……给你药,请慢走!”

顾客满意地点点头,拿起药包转身走出店门。

七叔目送顾客,用毛巾擦着光秃秃的头皮上的汗珠。忽然,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什么草头黄?你那是大肚黄!”

不用问阿贵,进来的人准是朱汉。七叔的一双“金鱼眼”瞬间发亮,轱辘着两只眼珠子,赶忙准备反击的对策。

哈!这两人是忘年交,更是“死对头”哩。朱汉绰号“本地文胆”,现当着文化站站长、业余粤剧团编剧,与七叔每天晚上都厮混在一起。七叔为老不尊,是剧团出名的活宝,扮演的总是反角,潘仁美、秦桧之类,谁叫他以前演那《沙家浜》的“草头王”胡司令演活了呢!尽管朱汉比他年轻十几岁,但无妨两人的交情,喜欢互相打趣抬杠,只要碰在一块儿不开玩笑就过不了日子。七叔既然是卖药的,朱汉就叫他“药司令”——这花名儿街坊周知。

七叔爱称自己姓“草头黄”,忌讳说“大肚黄”,固然说明他当过“草头王”还在威风着,更是因为他腆着那只“将军肚”不怎么雅观。可是,朱汉偏要拔他的须——尽管七叔光溜溜的双下巴并没有胡须——所以故意用“大肚黄”取笑他。

朱汉每天早晨都这样,在街上买几个包子,一边吃一边走去文化站上班,路经药店就来与七叔贫几句嘴。这个当儿,店里没啥顾客,两人又开始逗乐。朱汉随口再来一句:

“草头黄称药司令,何方神圣凸肚腩?”

七叔死盯着朱汉那双深凹的眼睛,不甘示弱,对上了:

“牛长脚是文胆子,本地鬼才凹眼窝。”

朱汉的“朱”字,真像牛长双脚啊!以往这两人玩对对子玩出花了的,这时都来了劲。朱汉两眼扫过药屉上的那些名称,有了!脱口而出——

“熟地草寇鸦胆子!”

这个上联嘲弄“草头王”在自个的地盘称王,其实是鼠胆草寇,包含熟地、草寇、鸦胆子三个中药名,对起来可不容易。然而你朱汉面前的人是谁?整年与药材打交道的药司令!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么?七叔不慌不忙,对出下联:

“生姜木贼龟板胶。”

此下联也含生姜、木贼、龟板胶三味中药,更妙之处在于反唇相讥,讽刺了朱汉的文人气质好比生姜,性格木独如龟板。这不能不让朱汉也愣了愣,随之抚掌笑了:“算你能,七叔!不过,先别得意,还有呢——”他咬了一口手里的包子,看着七叔那“列宁装”的光头——亮滑的头皮有如一只罗汉果,两侧耳边一撮头发,十足的一座寸草不生的山包,仅有两旁的山脚长着灌木丛——于是又念出上联:

“鹿衔草鸟不宿独怜罗汉果。”

其中又有鹿衔草、鸟不宿和罗汉果三个药名。

七叔抢来朱汉纸包里的另一个“掷死狗”包子,塞进嘴里大口嚼着,说:

“瓜萎仁鸡内金还有佛手柑。”

里头也涵瓜萎仁、鸡内金、佛手柑三种东西。但朱汉叫起撞天屈来:“佛手柑哪是药名?你说,哪个抽屉装着?哪个抽屉装着?”

七叔嘻嘻笑了,说:“佛手柑可以清痰止咳,在我手里就是药。怎么不是药?”

朱汉无话可说哦。七叔要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嘲弄嘲弄“文胆”的个子并不高大,于是反而抢先吟出上联——

“君是青皮小,带小驳骨均如海乌贼!”

联中同前面的一样,有小青皮、小驳骨、海乌贼三药。朱汉有点呆了,目光如机关枪开火一般,飞快地扫射那些抽屉,稍顿,他上下打量七叔的光脑袋、大肚皮,狠狠地说:

“老顽童别慌!下联在这——你称老勿大,连大腹皮都像马尿泡!”

也有老勿大、大腹皮、马尿泡三味药材对应。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同时爆发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忽然,七叔止住笑声,摆摆手说:“好像有买主来了。你忙你忙……”他快步走向门口,那儿有个小女孩探头探脑的,好几次举步欲进未进的样子。七叔走到她跟前,和蔼地问道:“小妹妹,你要买药啊?”

那个女孩也就七八岁,眼睛大大的,但此刻却显出一副怯怯的模样,看了看店里的朱汉,嗓音像是蚊子在小声叫:“我姐说,药店没人才进来买……”

七叔意识到什么,不由得点点头,说:“好,好,那个叔叔最懂道理了,他不会乱说的,你放心。你的单子呢?”

小女孩两边瞧瞧,犹豫了一下,这才亮出手里攥着的一张折叠的纸条。七叔打开来一看,上头写着大黄、桃仁、赤勺之类的药名,还没看完他就暗吃一惊。这是堕胎的处方呀!孕妇服用了会腹痛流产,弄不好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也不知是哪个缺德郎中偷偷开的药方子!

但他不动声色,看看小女孩,用很平和的口吻问:“是你姐要服用的药啊?”她点点头。“好。伯伯给你捡药。”他微微一笑说。于是走去药架抓药,暗中却换掉了几味,是穿心莲、甘草等“和百味”的中药。同时,对凑在身边的朱汉悄悄耳语了几句。然后按价收钱,打发了小女孩。

朱汉自然心领神会。他知道七叔这会儿要站柜台,由自己跟踪小女孩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天晚上,朱汉与七叔凑堆儿说起,小女孩住在横街尾,她姐姐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与临河街的一个小伙子偷 拖好几年了,男欢女爱的;可是女家父母嫌弃男方家底不好,死活也要拆散这对鸳鸯,哪知黄花闺女已暗结了珠胎?如此未打钟先开饭,这个年代在当地被视为伤风败俗,一旦传开去,她会被打碎饭碗不说,一生的名声都会被毁了!姑娘暗自落泪,只能找黑医开方子偷偷打胎……

“可闹也——”七叔还没听完,就气愤地冒出这么一句熟惯的戏剧台词。他最看不过这种势利眼了。想他自己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还当过省级的游泳运动员呢,长相、身材都是百里挑一的,没人想到她最后会嫁给乡下的一个昔日同学,周围的人们都说不值,但七叔却宽厚地说:“嗐!如今还分什么城市乡村?小伙子只要人好就行,只要人好就行!……”

他与“文胆”仔细商量,怎么帮助那对落魄的恋人一把。

往后的事情就无须啰嗦了。七叔认识姑娘那对父母,携带药品等礼物登门拜访。谁知道卖药的落了啥猛药?还是“司令”下达了神马军令?最终秦晋媾和,两家举办了婚事,已上船的两个情侣补了票,皆大欢喜,还使得那“珠胎”长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此时,七叔那尊弥勒佛坐在药店里,一边用双脚踩着药碾子碾药,一边嘴里在哼着粤剧唱腔哪!

为此,朱汉送给七叔一副对子,这次他绝对没有丁点开玩笑的意思——

杏林传佳话,岐伯变弥勒,能推草药疗病症;

药店有好人,黄叔成观音,善用仁慈暖人心。

共 292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两个雅士在逗趣,一单虎狼药起到了很好的点燃作用。小说人物鲜活,描写生动细致,读后觉得心窝暖暖的!当下的社会就缺像七叔这样的弥勒佛。问好作者!《编辑:红尘清心》盆腔炎引起的小腹痛贵州治疗白癜风医院薏芽健脾凝胶

吃什么东西可以治疗女性肾虚?
美容养生汤
产后预防感染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