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
中药养生 2020年08月12日 浏览:3 次
“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
原标题:“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
-目前我国法律对“尊严死”是否合法,还存在空白。资料图片
-北京一协会推广“生前预嘱”,九成友认同
-街头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但不同意父母填“生前预嘱”
近日,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协会提倡填写、使用“生前预嘱”,在生命尽头不选择生命支持系统,自然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热议。随机调查发现,虽然省会多数市民表示还不想使用“生前预嘱”,不过倒是真心希望自己死亡时不遭罪。
缘起
北京一协会推“生前预嘱”,九成友认同
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局主管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经北京市民政局审查批准正式成立。协会旨在通过推广使用“生前预嘱”,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尽头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保持“尊严”是一种权利。
生前预嘱是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不要那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据了解,北京市卫生局表示,“生前预嘱”概念在我国并无法律明确支持或禁止,目前尚处民间推广阶段,卫生行政部门将“观察”其效果和发展。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一经成立并经媒体报道后,在络上、现实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有媒体推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友表示生前预嘱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尊重,还能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会签署“生前预嘱”,选择“尊严死”。
调查
认可“尊严死”的多填“生前预嘱”的少
昨日在街头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青年、中年、老人对“尊严死”各抒己见。在街头,分不同年龄层共采访了27人,值得一提的是,这27人无一人知道“尊严死”的概念。经一番解释,他们中的多数认可“尊严死”,但不一定填写“生前预嘱”。
多数老年人希望延长生命
共采访了9位老人,年龄都在六七十岁。提到死亡,许多老人十分忌讳,但也说出了心里话。这些老人中的多数认为,生命很可贵,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能延长生命最好不过。也有老人舍不得子孙,“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想多活的!”
也有少数老人觉得,既然已无法很好地挽留生命,还不如不去遭受那些器械带来的痛苦,自己遭罪不说,也耗儿女们的财力和精力,“那自然离世便好!”不过,有这种想法的老人表示,不一定填“生前预嘱”,“最终还是让儿女们选择吧!”
多数中年人要“救”父母
采访了9位岁的中年人,大部分认同“生前预嘱”的想法。他们对经济上的考虑比较多,如果自己在弥留之际,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会选择生命支持系统延续生命;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接受治疗也不能救命,还不如‘有尊严’地死去。”不过,他们中的多数也婉拒“生前预嘱”,“也许现在不老吧,还不想填写什么‘生前预嘱’。”
他们中有人表示是不会同意父母填写“生前预嘱”的。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放弃挽救父母,对他们而言是不负的,毕竟父母之恩比天大,能延续就延续。不过,也有人表示可以选择尊重父母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命的权利。
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
对于“尊严死”,岁的年轻人倒是十分看得开。调查中9个年轻人,其中8个人都比较认同“生前预嘱”这个想法。他们认为与其在病床上忍受折磨,靠器械来维持生命,还不如相对舒服地离开。
只不过,这些年轻人对填写“生前预嘱”不是很热心,“毕竟年龄还小,将来老了再说吧。”也有受访者有点出尔反尔,表示现在同意选择“尊严死”,不过等到老了那一天,或许会改变主意呢,“也许老了,牵挂多了,更愿意多留些时日!”
延伸
“选择与尊严”站
万人填报“生前预嘱”
其实,早在2006年,一批志愿者就建立了专门探讨死亡问题的公益站“选择与尊严”。自2013年6月起,公民可以登录该站,自愿填写“生前预嘱”,并随时修改或者撤销。昨天下午,登录该站发现,截至昨天15时30分,站信息浏览人次达到了920161人次,生前预嘱填报人数达到了10703。
昨天,通过多种途径,都没能与“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和“选择与尊严”站取得联系。对此,北京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协会刚成立不久,工作人员是由一些医学界人士兼任的,人手非常紧张,目前并未对外公布。
除了对生前预嘱的相关介绍外,这家站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我的五个愿望”注册服务平台。这是专为有意愿自主进行“生前预嘱”选择的人士提供的意愿表达平台。
第一个愿望“我要或者不要相关医疗服务”中有9个条目,比如我不要疼痛,希望医生尽力解除或减轻疼痛;我不要任何形式的痛苦,如呕吐、痉挛、抽搐等,希望医生和护士尽力帮助我保持舒适等。
第二个愿望“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是指“当我的存活毫无质量,生命支持治疗只能延长我的死亡过程时,我要谨慎考虑我是否使用它”,包括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喂食管、输血、昂贵抗生素。并设定了在生命末期、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持续植物状态这3种情况下,要或不要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
第三个愿望“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则更多地考虑到人在弥留之际精神和情感的需要,比如我希望当我在疾病或年老的情况下对我周围的人表示恶意、伤害或做出任何不雅行为的时候被他们原谅;我希望尽可能有人陪伴、尽可能在家里去世、临终时有人和我在一起,等等。
第四个愿望“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是对家人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后事”的交代。包括我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我对他们的爱至死不渝、在我死后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等。
第五个愿望“我希望谁帮助我”,则是选择至少一个“在我不能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帮助我的人”。
观点
“生前预嘱”
是对死亡的理性看待
省三院老年骨科的王主任认为,生前预嘱其实反映了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在一些疾病的中末期,生命在医疗器械的帮助下也能维持一段时间。没有自主呼吸可以依靠呼吸机,胃管能帮助进食,即便胃肠功能丧失,还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获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失去了其社会性,所维持的只是生命体征。使用器械维持生命,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这对病人家属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占用了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
因此,王主任认为,生前预嘱虽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观点,很多人并不了解,但生前预嘱是对死亡的理性看待,不失为一个进步的观点。
特别提示
当生命走到尽头,不能为自己做主时,你是否希望不使用呼吸机、喂食管,希望有尊严地死去?你是否愿意尝试生前预嘱?你怎么看待生前预嘱?请拨打96399发表你的观点。(苗静谢鑫名实习生张晓雪刘爽车璐)
原标题: “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
作者:
祛风止痒的药有哪些整形科医院承德治疗白癫风医院
- 上一篇: 乌鱼孕妇能吃吗
- 下一篇 河洛群侠传全兽王位置都在哪全兽王坐标汇总
-
粤单独二孩申请量潮汕最少
2019-07-16
-
无腺橉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玉蜀黍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中医桂圆甜汤如何补虚损
2019-07-13
-
中药中的特殊术语1
2019-07-12
-
望都县中医医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