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取穴的诀窍和方法
中医新闻 2019年09月18日 浏览:6 次
摘要: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来治病救人,拿中医针灸来说,每一个病症都有它相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的,我们自古以来都有很多记载针灸穴位的相关的书籍里。 取穴有诀窍
一个人身上的穴位有很多个,仅仅是经穴就有 60几个,还不包含一些不常见的奇经脉络。我们从针灸治病的各种成功案例可以分析出,很少有病人只针刺一个穴位就把病治好的,往往需要针刺很多个穴位,这些穴位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治愈我们的疾病。
肘膝关节以下,属于经脉的根部和本部,是 特定穴 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定穴的临床意义很大,奥妙无穷,针灸文献中不乏记载,兹不赘述。
我们的头部是个重要器官,蕴含着无数重要的穴位。属于经脉的结部和标部,是交会穴比较密集之处,全身10 个交会穴,属于头部就有 8个之多。这一特点提示了该部穴位主病范围的广泛性。
有人说:头面部穴位能治它处病证者多矣。例如:水沟、素髎治厥脱;眉冲、攒竹治哕;晴明、天柱疗腰腿痛;风池、风府治卒中;迎香治蛔厥;下关疗跟痛;翳风起足痿;听宫除三痹;通天宣鼻窍;玉枕治目疾;神庭治癫狂;百会举陷气等等。
验之临床,都有得心应手之妙。近些年来比较盛行的头针、耳针、眼针、鼻针、面针等疗法,在临床上所积累的新经验,也说明头面部经、穴在主病范围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我们的颈部起到链接身体各个部位的桥梁作用,因此,颈部的穴位在治病的时候就非常关键了,比如说天突、大椎、天鼎、人迎、扶突、天窗、天柱等等这些比较大的穴位,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真正治疗比较重大的疾病。
天突穴位是治疗噎嗝、、、气厥这些病症的,天柱穴可以治疗肩膀、背部、和腰部的酸痛,对于头重脚轻也有很好的效果。
任、督两脉是躯干部经脉的纲维,总括一身阴阳,其中也有几个主要穴位,疗效各有千秋。长强治癫狂、痔疾;中枢治胃胀、脊强;至阳治膈塞皖痞;神道治惊悸、;气海、水分治腹胀痛泄;巨阙、中脘治心胃之恙,关元、神阔,扶阳固脱甚效;膻中、鸠尾,理气宽胸最灵。
奇穴是经穴的补充和发展,临床价值亦不可低估。例如:印堂治惊风;太阳治头痛;百劳治咳嗽;腰奇治癫痫,鹤顶治膝冷;十宣治厥、热;四缝治疳积等等,临证都很有效。
此外,华佗夹脊穴察足太阳与督脉之气,治疗内脏疾病有独到之功。其主病范围,可参照同水平之背俞穴掌握,而其疗效及针刺的安全性,却又较背俞穴为优。
以门、海、冲、关、池、泉、溪、谷命名的穴位,针感一般比较明显,疗效也较突出。
不管是还是西医,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来治病救人,拿中医针灸来说,每一个病症都有它相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的,我们自古以来都有很多记载针灸穴位的相关的书籍里。
临证点穴,虽有文献可考,但也不宜过分拘泥。揉按体察,指下有空软或突起之感,而患者自诉舒适或酸痛,此处是穴。于此下针,容易得气和行气;一旦气至病所,多能获效。
穴位配伍,应该本乎阴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腹为阴,背为阳;里为阴,表为阳。无论任何疾病,究其根源,不外阴阳失和;针灸治病,也总不离调和阴阳。
清热解毒、凉血热、化培根痰湿。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染,亦可用于热病余邪。
胸痹心痛病中医防治小儿积食发烧怎么办
四磨汤是否适合婴儿

-
中国男排世锦赛六强锁定四席美国战全胜保不败金
2020-09-14
-
吃什么具有补肾健脾功效
2019-07-11
-
博士团下基层山区有了学术直通车
2019-07-11
-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力争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订
2019-07-06
-
健康喝水的正确方法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