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由于气温的下降减肥

中医诊断  2020年03月08日  浏览:2 次

摘要:由于气温的下降,血管就会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要大一些,这就是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的原因。另外,冬天由于寒冷,人们会多吃一些来御寒,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而户外活动减少,特别是北方人,口比较重,吃的东西过咸,都可造成血压的升高。

大年初四,调血压!

冬季是高血压格外喜欢光顾的季节,冬天气温下降,除了四肢经常感到冰冷外,很多人的血压也有明显升高,尤其是中老年灸友,要多多注意!

由于气温的下降,血管就会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要大一些,这就是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的原因。另外,冬天由于寒冷,人们会多吃一些来御寒,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而户外活动减少,特别是北方人,口比较重,吃的东西过咸,都可造成血压的升高。

在这个时候,除了要积极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外,还可通过外用一些中医外治的方法辅助调理,内服外用的综合调理之下,可以事半功倍的起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有很多灸友反馈,服药的同时配合,降压效果比单纯服药要明显多了,可见用药与艾灸是不冲突的,因为艾灸可以促进的吸收。

1、艾灸

①百会(轻灸,尤其是有疾病的人)

②风池

③曲池

④三阴交

⑤太溪

⑥涌泉

用木质艾灸盒灸或者悬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百会轻灸,可以稍短。

2、泡脚

选取牡丹皮60g,黄芩 0g,枳壳、桑白皮、丹参、牡蛎、白芍、台乌药各24g,、石决明12g,当归、磁石、牛膝、首乌各10g。

将以上药物用三层纱布缝成布包,每晚加水泡脚20分钟。一个布包可以用一周,每晚泡一次。七天一疗程,坚持三个疗程。

、敷药

前面提到的牵涉的药材较多,如果感觉麻烦也可以尝试外敷涌泉的方法。选取干燥吴茱萸、菊花各15g以及少量食醋(白醋更好),将吴茱萸和菊花研磨成粉,用食醋调和成糊状。

睡前用纱布敷贴于脚底的涌泉穴,每天早晨睡醒后除去。因为14天为一疗程,三个疗程之间要各间隔7天,也可以估算出适合的量大量制备粉末 保存时注意用玻璃小瓶压紧密封,随时取用。

4、脐疗

对于晚上睡觉不老实的人,还有一个更简单粗暴的方法。用川芎、辛夷、吴茱萸各10g加上5g人造冰片共同研碎,每次取 ~4g填补在肚脐(神阙穴)中,用纱布和白胶带固定。

药粉在肚脐中会吸收水分,进而发挥药效。每三天换一次药,坚持 0天观察效果如何。利用这些外用方的过程中,依然要每天密切关注血压,以便及时加以调整甚至就医。

5、偏方

偏方1:桑叶菊花汁

配方:霜桑叶 0克,黄菊花10克。

用法:桑叶、菊花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去渣取汁。口服,每日2次。

功效:可治高血压、头昏。

偏方2:枸杞汁

配方:枸杞的茎、叶500克。

用法:将枸杞茎、叶加适量的水煮,煮好后喝其汁液。

功效:枸杞能镇定肝风,又能补精益气,是高血压患者的食疗佳品,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更为适用。

偏方 :葛粉菊花茶

配方:菊花茶25克,葛粉50克,蜂蜜适量。

用法:菊花茶焙干研末加入沸葛根粉糊中,再调入蜂蜜,每日1次,常服。

功效:主治高血压。

偏方4:宝茶

配方:普洱茶、菊花、罗汉果各60克。

用法:三药共研制成粗末,用纱布袋(最好是滤泡纸袋)分装,每袋20克。每日1次,用上药1袋,以沸水冲泡10分钟,待温频频饮服。

功效:养肝益肾,主治高血压。

滋肾,清肝,泻火。用于肝阳、肝火上炎所致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血压升高。

运动运摔了怎么消肿止痛小儿肠痉挛腹痛典型症状南京肛泰医院在线咨询

小儿感冒首选产品是哪个
风湿浑身肌肉酸痛没劲
儿童咳嗽吃什么剂型的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