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2014年2月14日晚19时左右

中医诊断  2020年04月03日  浏览:1 次

2014年2月14日晚19时左右,农历正月十五,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造林总场的场长乔交其、党委书记吴凤玲、纪检书记吕剑三人正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阳光奥斯特大酒店张罗着两桌饭,宴请的有鄂尔多斯林业局领导、干部,造林总场各分场领导,及总场机关干部共2 人。

酒酣耳热之际,突然,造林总场原职工杨莹、燕云鹏、王志祥等人不顾酒店工作人员拦阻闯了进去,拍照取证,双方爆发激烈冲突。参加宴请的人纷纷离去,不欢而散。

事后,几位职工开始举报造林总场领导干部对中央 八项规定 置若罔闻,顶风作案,公款宴请,大吃大喝。而当本社记者采访造林总场场长乔交其、党委书记吴凤玲时,他们则给出了另外的说法。

乔场长、吴书记回忆,那天下午,造林总场召开史志编纂委员会会议,过了晚饭时间,六点时,乔场长提议大家一起出去吃个饭。他让办公室主任去订了两桌饭,参会人员都参加。这顿饭共花1908元,没有超标。因为乔场长和纪检书记吕剑二人家在鄂尔多斯市,不在达拉特旗,所以就由他们两个请客,没有花公款。后来一些原职工进来拍照,大家只好不欢而散。

对于原职工举报中提到这次会餐动用公车之事,二人承认,确实有乔场长的丰田越野(蒙K0999警)、吴书记的丰田越野(蒙OK0888)和吕剑书记的牌号蒙OK00 5三辆车去了酒店。这三辆车本来是超标的,但使用多年已经折旧;同时也不该挂警牌,当时正在整改,有两辆车当时没挂牌子。乔场长说,当时他酒喝多了,所以司机自作主张开公车来接他。吴书记说,她是整理完会议资料后,最后一个去的,总场办公院地处偏僻,当时打车都很困难(记者实地探访确实如此),所以才坐公车去的。

对于这些解释,举报人杨莹、燕云鹏、王志祥等人虽然不相信,但他们除了拍摄到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除了能证明这次聚餐确实动用过公车外,没有进一步有力的证据。

不过,透过这一起造林总场干部聚餐被举报事件,也可以看出:部分职工对场领导意见很大,甚至有点水火不容。记者多次经过实地探访,了解到更多情况。

一次性买断工龄的后遗症

鄂尔多斯造林总场成立于1979年,下设7个分场,属差额事业编制。但从成立至今,编制问题和人事管理一直争议不断,更未对职工公开。据退休女职工丁峰介绍,总场的核定编制人数是154人,约有100人从事管理岗位,领取档案工资,但场里仅有干部60人;其余50人为生产工人,不领工资,和其他事业编外人员一样自谋生计。乔交其场长的说法是,编制人数为152人,而现在在职职工267人,超编100多人。

2002年、200 年,总场有1 0多名职工被买断工龄一次性安置,拿到一两万元,从此与造林总场脱离关系,不再是林场职工。对于这一情况,乔交其说,从1998年到2000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出台了一次性安置林场职工的政策。林场当时也面临着经济危机、资源危机和职工生活危机,在国家政策背景下,也对林场部分职工进行了一次性安置,在自愿申请的前提下,让他们领取一万到两万四不等的经济补偿,从此与林场脱钩,不再是林场职工。随着这些年国家对林场的财政倾斜逐年加大,林场职工的工资待遇有了显著提高,这些一次性安置职工又想回林场了。但这类国有林区一次性安置职工,内蒙古有十几万,全国有56万,在国家政策没有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造林总场不可能再把他们重新安置回林场。但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补缴、医疗保险优惠政策等一些遗留问题,林场也已经上报给林业局,积极促成早日妥善解决。而这些职工却因为自己的问题,到处告林场的状,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记者从一份《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关于请求解决一次性安置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遗留问题及在职职工涉及此问题的报告》中看到,造林总场向市林业局报告,建议鄂尔多斯市政府帮助达特拉旗政府解决这1 0名原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及医疗保险优惠政策经费,共 046592元;造林总场请求达旗社保局详细测算的1995至2002年间单位应缴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为1042821元,两项合计约409万元。

对于乔场长的这些说法,被一次性买断工龄的原林场职工表示不认可。他们说,当初的一次性安置并没有国家的政策文件,只是林场与职工签订个《安置合同》,实行的是土政策。当时林场领导对他们说,造林总场很快就要解散了,不复存在了,现在买断工龄,还能拿一两万块钱,不然将来林场没有了,连这点钱也拿不到。许多职工一直是在林场开办的小企业自谋生计,从未领取过财政拨款,没见过林场的一分钱,听了这些说法,就签了《安置合同》。

这些职工说,将他们扫地出门后,林场不仅没有撤销,人还越来越多,又超编招收了大量职工,其中许就有林场领导的亲戚、朋友,在林场按编制领取全额工资,却并不在林场干活。还有领导将亲属朋友挂名在各分场,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前退休,领取财政退休金,有的人甚至从未在林场上过班,却 退休 在林场。相比而言,对他们这些一次性买断工龄的职工就太不公平了。

而现在,这1 0多名林场原职工,许多人都五六十岁了,打工没人要,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衣食无着,晚境凄凉,生活凄苦,担心死无葬身之地,却发现林场领导还在大吃大喝,当然气不打一处来。

退休十年为何领不到退休金

造林总场职工丁峰,是林场技师,2004年9月,经造林总场党委研究决定,同意她的退休申请,原场长张团员签发了退休报告,并上报鄂尔多斯人事局审批。2005年4月,鄂尔多斯市林业局人事部门同意其按照正常程序退休。6月27日,鄂尔多斯市人事局同意批发了她的退休报告复函(鄂人函【2005】95号),明确其退休前后的工资执行标准,此函从2005年9月起执行。

不料,复函到了造林总场人事科后,却一直拖延不予发放退休工资给丁峰。丁峰多次找场领导理论,情急之下,与场长张团员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来,丁峰放在分场的养老保险本被拿走,到达特拉旗社保局重新办理了退休手续,林场通知丁峰到社保领取退休工资。此后,丁峰就在社保领取每月仅有800元(后逐年增长至1900元)的退休金,领了10年。

期间,丁峰不断上访反映自己的退休工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记者就此采访鄂尔多斯市人事局,人事局工作人员说:这件事市人事局早就按正常工作流程批复下去了,该做的工作都做完了,林场不执行,丁峰可以起诉它。

到了2014年,丁峰突然又可以从财政上领退休金了,除了社保能领取的1900元外,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足,造林总场发放,每月一共可以领取4600多元。但从2004年9月到201 年近10年没有发放的退休工资,场里一直不给补发,算下来应该有十几万了。和丁峰相同情况的,还有多人,都是从2014年1月开始突然可以从财政领取退休金了,之前欠发的却不给补。

这其中有何玄机,据丁峰向记者透露,因造林总场一位副场长的妻子2014年面临退休,且与丁峰等人的情况类似,为了让这位副场长的妻子也可以从财政上领取退休金,所以与她情况类似的职工都跟着 沾了光 了。但2014年以前的差额部分,造林总场却至今没有补发,也说不出个道理来。记者就此事采访乔交其场长,乔场长说,必须找到政策依据,才能补发,现在还没有找到。

纪检部门为何不向职工公布调查结论

对于原职工反映的不合理超编招工和退休问题,尤其是场领导亲属被大量招收和安排退休问题,乔交其场长在接受采访时都未正面回答,只是告诉记者,这些问题他们举报了多年,上级纪委都来调查过,都有结论,也跟这些举报职工当面答复过,建议记者去上级纪检部门采访。林场职工还举报了造林总场超标准购车、非法处置林场下属企业、非法出售林场、出售楼房、在国有林地利用公款私人育苗等大量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记述。对于上述这些问题,乔场长也均以 上级纪检部门已查过有结论 作答,不作其他回应。

鄂尔多斯林业局纪检部门是否调查过职工举报的这些问题?举报职工们表示确有其事,林业局纪检部门进行过调查,也找他们谈过几次。但每次谈话,林业局纪检部门只是说,经调查你们举报的问题不实,已经作出结论,却从来不给他们看结论,也不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疑问。然后就劝他们不要再告了,并且说,再告就属于诬告,可能触犯法律。

在去造林总场(场部位于达特拉旗树林召镇)采访前,本社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采访了林业局,当时林业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表示会积极协助配合采访。但当记者结束了在造林总场的采访,回到鄂尔多斯试图再次采访林业局、想看看林业局纪检部门的调查结论时,起初很热情的林业局工作人员态度突然变得冷淡,先是要求查看记者证,看过记者证后,说采访需要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拒绝了记者的进一步采访请求。

饮酒后可服用的他达拉非

玉林正骨水效果怎么样

秦皇岛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长期用鼠标引起鼠标手
贵阳较好的癫痫病医院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使用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