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羹树
中医诊断 2019年06月24日 浏览:8 次
调羹树
调羹树《全国中草药汇编》:调羹树【药材名称】调羹树【别名】痄腮树【来源】山龙眼科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腮腺炎。【用法用量】鲜根皮或鲜叶捣烂外敷;也可用根皮或叶研粉,调醋外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调羹树【药材名称】调羹树【拼音】Tiáo Gēnɡ Shù【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调羹树的根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He-licia lobata Merr.;ulifloroides ng]采收和储藏:根皮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m。幼枝、叶被紧贴锈色绒毛。叶两型,革质;全缘叶叶柄长cm;叶片长圆形,长cm,宽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叶脉在下面隆起,脉明显;分裂叶叶柄长cm;叶片轮廓近椭圆形,长cm,宽cm,通常具对羽状深裂片,有时为3裂片。花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雄花序长cm,被毛,雄花苞片披针形,花被管长mm,淡黄色,被疏毛;花药长约2mm,腺体4,不育子房不膨大,花柱顶部不增粗;雌花序长cm,被毛,雌花花被管长约1cm,被疏毛,不育花药长约1.5mm,腺体4,子房卵状,花枝顶部增粗,柱头面偏于一侧。核果椭圆形或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两侧稍扁,长cm,外果皮革质,黄绿色,中果皮肉质,干后残留密生的软纤维,内果皮木质。花期月,果期月。【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的山地、山谷、溪畔热带湿润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性味】淡;涩;性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皮炎【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品研粉,醋调涂。【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味淡、涩、性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腮腺炎等症。以外用为主。【摘录】《中华本草》
小孩脸色发黄小孩便秘怎么办吃什么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女生小腹胀痛怎么缓解月经过多贫血吃什么好
经期延长有血块量少

- 上一篇: 象山县中医院怎么样好不好医生负责吗收费贵
- 下一篇 白血病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中华民间中医协会
-
管理萧华真把NBA弄无聊了场季后赛场收视率下
2020-09-21
-
[p]WRC年终总结车手篇
2020-07-09
-
女性朋友吃哪些食物可以补血
2019-07-15
-
反腐倡廉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9-07-12
-
广东省中医药局做好总调度和中转站
2019-07-11
-
鸡爪竻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