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上火到底该不该灸原来都弄错了
中医诊断 2019年09月09日 浏览:12 次
摘要: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艾灸后上火到底该不该灸? 艾灸上火非常难受,我该怎么办呢?是吃消炎、降火药吗? 有人告诉我说艾灸后上火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更进一步讲,上火是一种正常的好现象,大部分人都会出现。我国着名的针灸泰斗谢锡亮曾非常明确提出过,因为体质和病状不同,刚开始进行艾灸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口干、发热等症状,一般可以不用太过于顾虑,只要继续艾灸症状就可随之消失的。
艾灸后上火是因为淤堵太重了!
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淤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 坚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导阳气。
有的人会口干舌燥,有的会头晕、牙痛、鼻出血,甚至有的会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脸上起痘痘,部分人会有耳鸣。如果是艾灸引起的,当你停掉艾灸后,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但是往往艾灸上火了,也提示着艾灸已经起了作用了,这个时候如果停掉艾灸很可惜。
比较容易上火的人群
1、上热下寒中气虚(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
上火的几大症状表现
1、心火
夏季多发!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
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 肝火大 。其实,一般俗称为 肝火大 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灸后上火后应该对措施
1、控制灸量
即减少艾灸的时间。
2、刺激 降火穴
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补中益气,引火下行
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髎、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艾灸半小时后可用艾叶或盐水泡脚。
4、灸前喝温水
最好是取麦冬、熟地适量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5、注意饮食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在艾灸过程中,我们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上火 的情况就会明显的好转:
1、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
传统艾灸火力不易控制,主要取决于艾灸的壮数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家庭操作起来显然有困难。艾灸罐,方便调温,将火力和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仅见效快,而且效果,还不易上火。
2、选择质量上乘的艾柱
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疾病是必须的。
、艾灸后适当补充水分
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可能表现为频繁小便),所以艾灸后适当的补充水分很重要。
4、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
艾灸期间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
5、上火比较严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两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
如果上火不是很严重,可以继续进行艾灸,通常再灸天,上火现象也就自愈了。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小孩儿不爱吃饭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小孩有口臭是怎么回事

- 上一篇: 中源协和与北控医疗展开多方位合作
- 下一篇 五月枇杷最新鲜如何挑选
-
管理萧华真把NBA弄无聊了场季后赛场收视率下
2020-09-21
-
[p]WRC年终总结车手篇
2020-07-09
-
女性朋友吃哪些食物可以补血
2019-07-15
-
反腐倡廉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9-07-12
-
广东省中医药局做好总调度和中转站
2019-07-11
-
鸡爪竻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