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中药大全朱砂莲的功效与作用0

中医诊断  2019年10月13日  浏览:4 次

  摘要:朱砂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叶血;蛇伤

  【出处】出自《广西志》

  【拼音名】ZhūShāLi n

  【英文名】RootofKaempferDutchmanspipe

  【别名】辟虺雷、辟蛇雷、透水雷、辟水雷、雷见怕、牛血莲、躲蛇生、避蛇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四川朱砂莲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

  采收和储藏:移栽4年以上时采收为宜。月挖起块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沙,蒸至透心(一般需min),再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四川朱砂莲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根块状,呈不规则纺锤形,长达1或更长,直径达8cm,常2- 个相连,表反有不规则皱纹,内面浅黄色或橙黄色。茎细长扭曲,具纵棱和粉霜。叶柄长cm;叶片三角状心形,生于茎下部的叶常较大,长cm,宽cm,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具白色晕斑,下面脉隆起。花2- 朵组成短总状花序,偶单花胶生;小花梗细长,基部具叶状苞片l枚;花被黄绿色或暗紫色,基部球形,颈部窄缩并弯转,前部扩大并向一侧展开是舌状,舌状体长卵形,先端圆钝或具小凸尖,有5条脉;管口具紫色斑块并疏生绒毛;雄蕊贴生于雌蕊周围,花药卵形;合蕊往先端6裂,裂片基部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柱头乳突状,子房倒卵形,微具6棱。蒴果长椭圆球形,基部下延,连柄长cm,黄绿色,具粉霜,熟后自果柄处6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一面隆起,另一面凹下,外表褐色,密被疣状突起。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的石灰岩山上或山沟两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栽培】

  生物学特性耐阴,以荫蔽的环境为宜。若光照过强,气温高,则幼苗极易死亡。产区栽培多选择红紫泥土。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选择地势倾斜、阴湿的砂壤土作苗床。深翻细耙作高畦,畦宽70cm,长度不定。6月中旬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晾干,开裂后除去果壳,于7月上旬播种。撒播,覆细土约1.5cm,搭棚遮荫。苗龄约60d真叶片时移栽,行株距20cmX7cm。

  田间管理移栽后及时搭荫棚,棚高1.m,荫蔽度 0%左右。缺苗者需及时补栽,勤除草。移栽后施1次定根肥,转青后追肥1次。以后每年返青后追肥1次。返苗后进行1次浅耕。生长期注意培土,防止块根外露。

  病虫害防治(1)白绢病为害块根,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盛。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穴用石灰消毒。雨季防止积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马兜铃凤蝶幼虫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咬食叶片和茎,可喷90%敌百虫倍液防治。10月上旬开始化蛹,可人工捕。

  ( )金裳凤蝶幼虫零星为害,防治方法同马兜铃凤蝶。(4)裂爪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以月至返苗前为害最重。喷20%双甲眯1000倍液或7 %克螨特 000倍液防治。此外还有蚜虫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块根呈不规则给节状,长cm,直径 -8cm。表面棕黄色至棕红色,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深皱纹;外皮破裂处呈红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棕色或红棕色,习称朱砂岔,角质样。气徽闷臭,味极苦。

  显微鉴别块根根切面:木栓层由 -5列细胞组成。皮层外侧有列石细胞排成环带。中柱维管束外韧型,被射线分成 束,中央为薄壁细胞。皮层及中往薄壁组织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橙红色物质。

  【化学成份】种子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轮换藤酚碱(Cyclanoline,Clssamine)和巴婆碱(Asimilobine)。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5ml,置水浴加热lh,滤过。滤浓浓缩至5ml,作供试品用。另取马兜铃酸制成每lml中含1mg的对照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醋酸(5:8:o.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量紫外光灯( 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

  【性味】苦;辛;寒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喉痛;叶血;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鲜品量可酌加;或研末,每次0.g,每日2次。外用:适量,磨粉,酒或醋调涂。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弱者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牙痛、咽喉肿痛、泻痢腹痛、痈疖肿痛。

小孩晚上睡觉流鼻血
小孩眼屎多
小孩脾胃虚弱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