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据史料记载

中医保健  2020年02月01日  浏览:2 次

摘要: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平时所用的膏方就有 0余种,如保健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补益的扶元和中膏、治眼病的明目延龄膏、治咳嗽的润肺和肝膏、治脾胃病的理脾调中化湿膏、治疗肝病的清热养肝和络膏等。今天的节目会为大家介绍几个清宫里的小膏方。

膏方

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平时所用的膏方就有 0余种,如保健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补益的扶元和中膏、治眼病的明目延龄膏、治的润肺和肝膏、治脾胃病的理脾调中化湿膏、治疗肝病的清热养肝和络膏等。今天的节目会为大家介绍几个清宫里的小膏方。

1

加味枇杷膏方

专家告诉我们,光绪皇帝由于劳累出现了气阴两虚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肾精亏虚和肺阴不足这两个方面。

具体症状表现

干咳少

口渴咽干

倦怠乏力

饮食减少

心悸

盗汗

身体消瘦

腰膝酸软

专家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制成了改良版的膏方。

「健脾润肺膏」

【配方】

枇杷叶200克 清热肃肺、止咳

大梨 个 滋养肺阴

大枣500克 益气养血

建莲肉250克 健脾益气

蜜200克 调味

陈皮120克 健脾化痰止咳

百合200克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做法】

药材浸泡一天,再煎煮熬汁,不断煎煮搅拌,让药汁慢慢变得稠厚,然后把烊化开的胶类药与药汁混合,小火慢慢熬炼并不断搅拌直至成旗。密封容器干燥保存。

【用法】早晚各吃两勺。

【注意】如果不咳嗽不用加枇杷叶。

2

专家告诉我们,这个方子非常适合现代人。现代人疾病特点是营养过剩和虚实夹杂。

【营养过剩】

肝气不舒

瘀血阻络

两胁胀痛

胸闷憋气

经行腹痛

【虚实夹杂】

潮热盗汗

头晕头痛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动脉硬化

高血脂

《内经》中有一句话,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意思是说,不管你是虚还是实,在进补之前都要先打通血脉。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越补可能会堵塞越严重,只会使病情雪上加霜。

医圣张仲景在治疗虚痨时讲到虚极羸瘦,不管是饮伤劳伤还是食伤等,也一定要在打通血脉的基础上再进行进补。很多医生看到病人是一派虚的现象就会给他进补,结果越补越堵,以为是虚不受补,其实是血脉没有打通。

所以在膏方中,尤其是现代病很多人都有瘀阻的表现,要先进行活血化瘀理气这些治疗再进行适当的进补。

李主任告诉我们,郁、淤和瘀三种状态会出现瘀血阻络、肝气不舒、胸闷憋气等气郁血瘀表现。这三种状态的人都可以采用李主任的加味化瘀膏进行调理,此方具有理气活血、调经止痛、养血柔肝的作用。

「加味化瘀膏」

【材料】

[治疗郁]玫瑰、白芍、川穹

[治疗淤]、生地、

[治疗瘀]益母草、当归

[以通为补]大枣

【用量】

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减用量。

【注意】

这个膏方有一定的破气作用,所以身体特别虚弱的老年人要慎重,最好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明目延龄膏

明目延龄膏,其中桑叶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补肾益精;

菊花清热散风,能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治疗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目赤昏发等表现。

对于日常家庭调理,李主任也在明目延龄膏的基础上做了调整。

「家用明目延龄膏」

【材料】

桑葚200克 滋补肝肾之阴

山药400克 补肺脾肾三脏

桂圆150克 补益肾气

霜桑叶 00克 清肺润燥

菊花 00克 清热散风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盆腔炎怎么引起的
合肥男科医院咋样
前壁心肌梗死严重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