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除了高温

中医保健  2020年02月13日  浏览:3 次

摘要:除了高温,高湿多雨也是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是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荨麻疹、皮癣、疖疮等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多雨潮湿的天气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市民起居不当很容易引发皮肤病。

进入立夏节气尾声,5月21日(本周日)便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小满节气处于盛夏,其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此时养生的重点,便是 清心、防暑、健脾、防湿 。

清心祛暑,健脾不贪凉

小满节气处于盛夏,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 心 ,心气内应。因此,在小满节气的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做好 清心祛暑 。

炎热的时候,人的情绪容易急躁,会给心脏带来不利影响。从中医角度讲,情绪不好会导致气滞血淤,从而影响到心脏的正常运作。所以说,小满要养护心脏,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病。 钟伟泉说。

但清心祛暑的同时,要避免过分贪凉。钟伟泉介绍,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体消耗增大,这时候总迫不及待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尤其贪凉饮冷,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导致脾胃正气不足。

清心祛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健脾养胃为主。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预防腹痛、腹泻等肠。 钟伟泉建议,饮食方面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可常吃些小麦制品,还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此外钟伟泉提醒,虽天气炎热,但早晚仍会较凉,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晚上睡觉要注意保暖。 若是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还应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祛湿清热,挡住皮肤病

除了高温,高湿多雨也是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是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荨麻疹、皮癣、疖疮等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多雨潮湿的天气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市民起居不当很容易引发皮肤病。

那么该如何预防皮肤病?陈诗慧提醒市民,可通过饮食帮身体祛湿清热。 不要吃太辛辣、燥热的食物,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均是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此外,山药、芡实、薏苡仁、莲子、赤小豆等,也是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运动也是帮身体排湿的好办法。 建议选择如打球、慢跑、跳舞等各类能出汗的运动,但不宜过于剧烈,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伤阳。 钟伟泉同时指出,因湿热天气影响,人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症状,运动也是缓解困倦、提升胃口的最佳推荐方式。

得了皮肤病怎么办?陈诗慧介绍,目前医院开展的的放血疗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之功效,对湿热所引起的皮肤病亦具有很好的作用。

给身体做个 小满灸

节气灸的特点是根据不同节气的 天时 所对应人体的穴位进行,最大程度地激发经络之气,达到温通气血、调整阴阳、根除宿疾和病根的功效。

小满时节对于人体来说,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并且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邪,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治病邪。

不同穴位的艾灸有何不同功效?陈诗慧介绍,小满节气艾灸劳宫、神门、涌泉、心俞等穴位,可安神养心;艾灸中脘、足三里、承山、阴陵泉、三阴交、膻中、水分、隐白、公孙以及脾经、胃经的穴位,能有效导出体内湿气,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预防疾病发生,改善肠胃功能;经常艾灸血海、曲池、水分,可以缓解皮肤瘙痒,活血理脾;艾灸劳宫穴、中冲穴可使心情放松,心慌气短也会有所缓解。 没有条件做艾灸的市民,也可按揉足三里穴,同样具有补阳健脾益气的作用。


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怀化中医男科医院
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
小孩子吃的维生素D滴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