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中药大全鸭肪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保健  2019年09月17日  浏览:5 次

  摘要:鸭肪【附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出处】出自《别录》

  【拼音名】YāF nɡ

  【英文名】Duckfat

  【别名】鹜肪、鸭脂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domestic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凉。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 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 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在 0℃左右呈淡黄色液体,随温度降低而渐变稠至凝固,呈淡黄色固体。质较细腻,有特殊的鸭油香气。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附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各家论述】《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小孩大便干
小孩眼睛红有眼屎
小孩健脾的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