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故事:张从正巧法治惊证
中医保健 2019年07月02日 浏览:8 次
金元时,江南有一姓卫的商人,携妻子外出游玩,住宿在一家旅馆。半夜酣睡中,忽听喊声大作,响声四起,火光冲天。卫妻突然惊醒,吓得从床上滚跌在地。其夫抱起,只见其目直神痴,不省人事。待火光渐隐,强盗远去,仍神志恍惚。回到家中,卫妻不敢独处,一听到大的响动,就吓得浑身颤抖,魂飞魄散。众医诊治,多服人参、珍珠、柏仁、远志、龙骨、茯神等,均无疗效;又求巫信神,打符念咒,许愿烧香,也未如愿,病情有进无退,整日担惊受怕,发展到家人说话稍大点声,走路弄出点响,都有症状出现。实在没有办法,卫某专程去请张从正。
张到卫家,问明病由,并未用药,只命琴具伺候。侍女扶卫妻坐于椅上,张轻抚长琴,柔弹慢捻,一串串清亮舒缓的音符从弦间徐徐逸出,如细柳舒芽,露苞初绽;似呢喃燕语,潺潺流泉。卫妻听得入神,脸有悦色。忽然张从正指法一转,顿时如狂风大作,疾雷炸响,石滚泥崩,梁摧柱折。卫妻闻之大恐,症状倏发。张停弦罢奏,笑着对卫妻说: 夫人,此乃曲之变化,何必惊疑?人之情常因外达,人之病可由外生,若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坚毅方可得也。譬如夫人之惊 卫妻气色渐缓,神志转定,静听张言。张从正接着说: 容我再做个试验吧! 说话间,忽然抓起压尺,向案头猛地一击,怦然巨响,卫妻闻震大惊,症情复现。张子和笑着对卫妻说: 夫人,此乃物之情变,又何必畏惧? 卫妻赧然。张子和又用木块重击长凳,卫妻惊怵情状有减,又间断重击多次,患者不再惊恐,反转安静。张子和说: 坚强刚毅,夫人初得之矣! 晚上,卫妻告别了累月纠缠的,第一次安然入睡。张子和命家人敲打门窗,拖动家具,患者居然不被闹醒,一觉睡到天明。自此顽病不药而愈。
《内经》曰: 惊者平之 ,对于因惊恐致病的患者,宜取平常事物,用平常方法,平息其惊恐心理,抚平其情志深处所受创伤,以平治惊,以惊治惊,恢复神经中枢的正常调节功能,这种效果,往往是难以取得的。
【人物简介】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镇吴屯村)人。金朝四大之首。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 攻下派 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
幼年从父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宿食所致,可用吐法。他行医奔波于陈州介徐州、开封、归德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
金宣宗兴定年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常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约于公元1220年前后著成《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当时因有人对汗下吐三法持有异议、故书中有说、有辨、有诫、有笺、有论、有疏、有十形三疗。还有六门三法等目。旨在于攻,故号攻下派。
张从正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门事亲》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镜别集》一卷、《张氏经验方》二卷、《张子和治病撮要》一卷、《秘传奇方》二卷传世,其余因年代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前列腺增生水肿吃什么药上尿路结石手术方法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 上一篇: 针灸治疗肩周炎有哪些方法
- 下一篇 经络的研究进展
-
身体疲劳不堪要如何缓解
2019-07-13
-
解读泡药酒里的养生知识
2019-07-13
-
九型人格研究与中医五态人格学
2019-07-12
-
推荐3款春季的养肝汤
2019-07-12
-
旱半夏种茎要分开种植
2019-07-11
-
雪山芪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