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p清晨

中药方剂  2020年04月04日  浏览:2 次

乡 思

清晨,摆在阳台的秋石斛开花了。

嫩白的花瓣闪着银光。紫色的花舌,宛如夕阳下的云霞般灿烂。碧绿的叶片透着娇媚,仿佛是少女的裙摆,飘逸灵动。

平素间,喜欢看花花草草。总期盼着花开。花开了,看着盛开时娇羞艳丽的模样,欣喜之余,又不免心生一丝烦忧。总在想着娇艳欲滴的花朵,在开败的那一天,还能不能让我直视?

想来人生也是如此罢,就如这花开,既然有启幕,也就有谢幕。一旦过去,迎来的不免也是落寞。看着这盛开的石斛,心中不免泛起阵阵的惆怅,说不清,道不明。眼神随着花朵往下游离,至叶,至根。冷不丁脑中闪过一个词—叶落归根。哦,莫非由这花开花落,也能使人联想起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由叶想到根,思乡之情又一次侵扰了我的心头。

离开那个故乡快30年了,时常在想,故乡的云是否依然轻悠?故乡的雨是否依然淅沥?故乡的草是否依然葱茏?当这些都逐渐地模糊在记忆里的时候,我的两鬓已悄然泛起了秋霜。

在现居地,说着当地人不大认同的方言,为什么呢?方言难懂亦难学,为了融入当地,也为了表明自己已经是当地人的一份子,不得不用心学习方言。怎奈天生愚钝,讲话的口音还是很别扭,让当地人听的出说的并不标准。

生活已融入当地,心却始终融不进身边的环境。一缕淡淡的乡愁,时刻萦绕在心海,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莫名的思乡之情便涌上心头。

几年前,把户口从那个大山里迁回了生我的故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当地人,可我却并没有这种归属感,更没有成为这个发达商业城市一分子的荣誉感,仿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身体在这,心却飘得很远。是啊,心沉不下来,又怎能把自己融入这片土地?

故乡,故乡,平凡而又亲切的字眼。离开故乡越久,思乡的情绪就越发浓烈。是我太多愁善感了,还是我对故乡的情太浓了?

乡思,就如一杯龙井,越品越香。

乡愁,就如一樽西凤,越喝越醇。

在江西省中部的一片大山里,有一个叫乐安的县。名字起的好,安居乐业,快乐安康。可是乐安的人民却并没有享受到与县名对称的待遇。过的日子苦,交通也不便。这里当年是中华苏维埃国的门户,朱德、都曾在这指挥过战斗,这里的人民十分纯朴。因为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直到现在还有些当地人没见过火车是啥样。

然而,就是在这儿,只有走进了这片土地,才知道这里存在着一个亚洲最大的军工矿山,出于保密的原因,这个军工单位对外联络也是用江西省201信箱这个企业也用的是代号—721矿。

721矿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军工人共同的第二故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辈们还都是20几岁的青年,听从国家召唤,从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汇集在此,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奉献了一生。

我们这些矿山子弟,或从老家迁来,或在矿里出生,这一方水土,把我们这些矿山的第二代养育。正准备接过父辈手中的交接棒时,国家把重点从国防转向了民生,随之矿山被关闭了,我们泪眼朦胧,唏嘘哽咽,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故园。

近五万矿山儿女,踏上了外出谋生的路。我们成了没了爹游子,开始在外四处飘泊。

这一别,就是三十来年啊!

故乡的一草一木,早已幻化成我的血液,一时一刻也无法割舍。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矿山游子,多少个夜里把故乡深情回望,多少个梦里泪水浸枕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份浓浓的乡愁,让我的心,好痛,好痛。

山悠悠,水悠悠,故乡是我们生长的根,是我们记忆的家。与当地土著不同,矿山人来自五湖四海,当地话听不懂,家乡话说不来,在矿区范围内自成体系的说着一口矿山标记的普通话。

在这个山沟沟里的矿山,没日没夜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因为中国要在国际上得到相应的大国地位,为了保卫中国不被欺负,就必须拥有自己的。

300多辆矿车日夜不停地穿梭在矿区的马路上。在这个方圆4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矿田,721矿下属的各生产单位有序运行,竖井的巨轮在转,电力小火车的弓形架闪烁着蓝色的电火花,到处是忙忙碌碌的工人们的身影,生产出来的产品成了为祖国安全保驾护航的基石。

矿区如此热闹,而外界却对此一无所知。

正因为军工企业的神秘性,才让我们天生有一种自豪感,这也是作为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的自豪感。

随着这一切的热闹忽地转为平静,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对百里矿田是个毁灭性的冲击。高速运转的机器忽然停了,繁忙的道路忽然闲了,人们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下岗失业,眼神里流露出的,只有莫名与无助。

八级工到了社会上也无所适从,工程师到了社会上也迷茫困惑。他们的技术专业性太强,这个开放的商业社会已不再需要他们的技术。他们成了被社会遗忘和抛弃的人,大多数人出外打工也只能去当当保安和服务员。

人去楼已空,鸟鸣涧更幽,这个百里矿区,几十年前闯进几万人轰轰烈烈地喧闹一番后,重又归于静悄悄,这里又成了野兔野猪的欢乐家园。

几万职工家属被撂在了这里,下岗的自谋出路,在职的发给少的不能再少的生活费,家属和孩子们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退休的老职工因为买不起商品房,至今还有部分人住在几十年前破旧的老屋里。老人们佝偻着苍老的身子坐在家门口,无聊地打发着来日无多的时光,眼神里充满了失望、无奈与疲倦。

年轻人为了生存,只有离开,外出打工。

一晃就20多年过去,矿区人当年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如今又走向四面八方,大部分靠着打工度日。不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念念不忘这片故土,经常有矿子弟抽空回去看看。看到的,只有荒,听到的,只有静。每次总是带着期盼和高兴而来,却又总是带着伤感和失落而走。故乡啊故乡,难道你留给游子的,就只有这白茅丛生、荆棘遍野的荒凉?

别梦依稀,看着回矿重寻旧梦的矿友们拍的照片,仔细地端详起心中的圣地。

踏着江边村火车站那拾级而上的台阶,台阶的两头都已披上了碧绿的苔藓。空荡的候车室里,几只麻雀在欢快地嬉闹。月台上,那块记载着厚重历史的水泥站牌,江边村—吕坊”的字迹还依稀可辨,只是粗重的钢轨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望着长长的铁道伸向天际,我是多么的想再听一听火车头喘着粗气鸣着嘹亮的汽笛,拉着绿皮车厢远走天涯。铁轨尽头,那个巨大的油库也不再热闹。回想当年,这条投巨资由铁道兵建造的军工专线铁路,把全国各地的物资运到矿区,又把矿区的军工产品运往外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铁路沿线的乡民,也有幸见到了现代工业的产物—火车,并搭乘火车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到外乡。无论是绿皮车,还是闷罐车,随着机车头呜—”地拉响汽笛,巨大的红色车轮缓缓驱动,锅炉喘着粗气,呼呼呼地带动车厢驶出江边村站,向着外面的世界疾驰而去。大山,不再孤独,不再荒凉。而721矿的领导们,三天两头要到省城和北京去开会,忙碌的身影也时常在苏联援建的矿办大楼时进时出,首脑机关,有条不紊地向各生产单位发出指令,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把产品最终变成了,为祖国的国防保驾护航。

如今,不再,前途未卜。矿区只留下百来人还在看守着厂房机器,防止被当地老表们拆下来拿去卖废铁。居民们原先居住的老屋,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门板、窗户、家具、电线、水管…凡是能拆的都已被老表们拆走。有的房子干脆就被扒倒推平,待几年后长满了茅草,一切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721矿范围大,地跨地方政府两个县范围。当地县还是国家贫困县,矿里也按北京的要求,对当地政府负有扶贫脱困的义务。

而如今,矿里不再运转了,也改了个名字,叫中核集团金安公司半死不活地躺在赣东大地上。

当地村民毫无顾忌的把谷物晒在了矿办(金安公司)大楼前的广场。湖港,云际,沙洲,邹家山这些生产单位,只剩下几栋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破房。水冶厂那一片生活区,业已面目全非,有些地方已经寻不见只砖片瓦。山南的工会大楼如今成了裴家村的村委会。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殆尽。这还是721矿吗?

多少年了,双脚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

故乡母亲,你还好吗?

游子总在心头牵挂着你,故乡母亲啊,你怎么也不问儿女一声,孩子,你在外面过得还好吗?儿女们总想回来看看你,双手抚摸一下公溪桥的栏杆,双脚行走在矿区纵横的街巷,再喝一口白云水库甘冽的山泉,采摘一束石马山火艳的映山红。故乡母亲啊,儿女们的心头,始终放不下对您的思念,浓浓的乡思,熬白了儿女的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漆黑的夜晚,我仰望星空,哪里才是我故土的方向?

星星点点,月儿弯弯,我多想摇着月儿弯弯的小船,载着满天银河的星辉回到故乡,用满船的星星照亮回乡的路,温暖我的心房。

故乡是一朵火红的朝霞,让人激情澎湃。

故乡是一曲悠扬的竹笛,让人魂牵梦萦。

故乡是一轮皎洁的明月,让人浮想联翩。

故乡是一条浅浅的小溪,让人心平气和。

故乡是一盏淡淡的清茶,让人回味悠长。

故乡是一杯浓浓的老酒,让人唇齿留香。

原来的721矿是喧嚣热闹又美丽的。

春天,紫云英(红花草)开遍了田野,映山红点缀在山峦。

夏天,知了在树上高歌,青蛙在稻田鼓噪。

秋天,有各种野果挂满枝头,有石马山上人们在野炊。

冬天,有皑皑白雪披上银装,有顽童在舞动木炭烧红的风火轮

月月都有不同的风景,年年都有欢乐的笑声。

矿区的山,不仅属于大自然,它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如今,穿梭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吃着超市里买来的各地水果,却心心念念地惦记着故乡的那些野果。 一春流逝了,一秋流逝了,一晃二十几年流逝了,我的身子却最终没有徜徉在故乡的山野。我怎么能忘记呀?那满山野果的宝库,正等待着顽童去采摘品尝。草丛里的蛇莓,鲜红晶莹。带刺的糖罐子,透着诱人的橘黄。脚边的地皮果,闪着黑亮的晶光。撸一串糯米饭,吸一口花蜜,摘几张甜叶子,扒一书包小山笋,再装一麻袋毛栗回家用脚搓。

故乡母亲呀,我还想回到您的怀抱,赤脚弯腰趟在那条小溪里,捉只河虾,捡个田螺,摸只螃蟹。脚边倏地游过一条水蛇????,吓得迅疾蹦到大石头上。用竹竿做成的鱼竿钓几条小鱼,回家熬上一碗鲜鱼汤。到小池塘边吊几只田鸡,炒上一碗红红的辣椒,吃个满头是汗。品尝着隔壁邻居上山打猎分给的野兔野猪肉,舌床上溢满了油香。

看见了吗,家属区的柴火棚,屋顶正升起袅袅的炊烟。邻里们正端着碗筷边吃边聊,吃着自家开荒种出来的各种应季菜蔬。看见了吗,清晨的露天市场,大人们正提着小篮,选购着农产品,和老表菜贩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看见了吗,职工食堂,工人们正用饭菜票打来稀饭馒头花卷,一脸幸福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餐。看见了吗,孩子们在校园和生活区的空地上,正跳着皮筋,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还记得那条路吗?

这是一厂那条长长笔直的缓坡…

这是山南黑风口陡峭的公路…

这是云际竹林掩映的大道…

这是莲塘错综的街巷…

这是古城新居边那条爱情小路…

这是红卫高低依山而建的排屋…

这是白云绿树掩映下的山间小径…

这是湖港大山脚底蜿蜒的公路…

这是沙洲生活区下来的水泥桥…

这是巴泉工地劈山开出的运矿石山道…

这是3号竖井绕过净化站用石碴铺就的上山土路…

矿区是大人们挥洒汗水建设祖国的用武之地,矿区是孩子们尽情玩耍茁壮成长的游乐场所。掏个鸟窝、捉个知了、逮只蜻蜓、打个弹弓…到老表地里去偷个地瓜、弄个柿子、拔棵萝卜…

芜头河、相山、石马山、白云水库、青年水库,是人们常去游玩的地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你在芜头沙滩上留下过脚印吗?你在相山采过金针花吗?你在石马山仰望过那条瀑布吗?你在白云水库划过小船吗?

如今,这所有的所有,都只有在我们这些游子的梦里相会。

白天,捧着饭碗,边吃边和邻居们高谈阔论,听上半小时收音机里《岳飞传》《三侠五义》《杨家将》的评书,在公共自来水龙头前边和邻居聊天边洗几件衣服。夜晚,摇着棕榈叶做成的蒲扇,躺在竹床上,数着漫天星辰,看着萤火虫亮着在身边飞舞,听着远处稻田传来的此起彼伏的阵阵蛙鸣。一厂和古城院散场,人们蜂拥而出,还在津津乐道讨论着故事片里的情节。电视塔山上的那条山路,三三两两散步的人们和悄悄谈恋爱的小青年,正沐浴在夏夜清凉的山风中。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漂泊的时间越久,心头那份乡愁就越浓。

走得再远,也有那种绿叶对根的情意。

过得再好,也忘不了家乡的那口老井。

故乡啊故乡,在游子的心中,你就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他乡的金窝银窝,也比不了故乡的狗窝宁要家乡一捻土,不恋他国万两金。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雨在云端,终归大海。

海角天涯很远,再远,也远不过我的目光。

云天苍穹很高,再高,也高不过我的思想。

故乡的路很长,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

轻轻抿一口烈酒。酒入愁肠,化作思乡的泪雨飞。和着泪水,伴着惆怅,饮下对远方故乡拳拳赤子的思念。

乡愁啊乡愁,你如同一缕青丝,系在我的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眼角挂着泪珠,只为对故乡的那一份亲切;心中流着热血,只想重回故乡那温暖的怀抱。

故乡遥遥,何日归去?

乡井甜甜,何时再掬?

看着这盛开的石斛,我又把目光投向了故乡的方向。

她说:是要回故乡看看了,这么多年了,不回去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1958~2018年,六十年过去了,按照常理也该是矿区大庆的日子了。此刻又有多少游子在心里默默地牵挂?

夜来临了。窗外传来子规的啼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我抬头望着浩瀚的银河,找寻长庚星的位置,在那里,是我故乡的方向。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我知道,那是故乡母亲给我捎来的问候—

孩子,回来看看妈妈吧 !

嗯嗯!我看到了,天边飘过一朵故乡的云,那是母亲在向我召唤。

故乡,妈妈,我想回来的,我要回来的,我会回来的!

上图这栋红砖三层楼房,是我在矿里住过的家之一,位于山南分矿,这栋楼共有15户人家,来自上海、浙江、山东、安徽、江西、湖北、等省。我1983~1992年住在这,之后离开矿里,就再没踏上过第二故乡的土地。这张照片是我委托矿友回矿所拍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衡水治疗男科方法小儿脾胃虚弱用药

金振口服液和柴桂哪个好
怎样儿童止咳用药安全
小孩晚上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