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出来的暖气病遭殃的是身体的四大部位
偏方秘方 2019年12月30日 浏览:2 次
摘要:室温不宜过高:一般而言,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18℃~24℃,若温度过低,人就感到冷,血管收缩痉挛,人不但易感冒,也易引发心梗或脑梗。
严寒的冬季为了保暖,很多家庭往往把暖气或空调开的很暖,甚至有点燥热。长期门窗紧闭,再加上暖气和空调供暖,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不流通,十分干燥,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 暖气病 。
暖气病的症状
:室内温度过高,而室外温度太低,温差过大,所以进门就需要脱去外衣,摘掉帽子和围巾,而外出时又必须全部武装。
这种情况下,人体就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加之温暖、干燥的环境让人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下降,所以最容易引发感冒。
长时间处于温暖干燥的室内,容易使人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呼吸道长时间缺水,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病菌等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心血管系统:暖气过热会 抢走 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波动大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 暖气病 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这个尿量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系统感染的作用,如果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里,尿量会减少,不能正常冲洗尿路,这样就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皮肤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若室内温度过高、过于干燥,皮肤得不到环境中湿润空气的滋润,不但会缺乏弹性,还会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
老年人的皮肤缺乏滋养,常有皮肤燥痒的困扰,若室内干燥或太热,皮肤瘙痒就会更加严重。
如何预防暖气病?
室温不宜过高:一般而言,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18℃~24℃,若温度过低,人就感到冷,血管收缩痉挛,人不但易感冒,也易引发心梗或脑梗。
所以,冬季一般将室温调至18℃以上即可。保持室内湿润在暖气和空调开放的房间,最好在室内放几盆清水,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定时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1~2次,上午最好在9点钟左右,下午应在4~6点钟。
天气太冷的话,开窗时间可短一些;若阳光明媚,开窗时间宜长一些,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及时补充饮水:冬季气候干燥,室内若再干热,则会耗津伤液,所以冬季也要重视补充饮水,以减少与防止感冒、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补水每天应不少于1500毫升,不要等口干渴了才饮水,否则身体已受到严重伤害。
洗澡不宜过频:冬天洗澡次数过多既不能把被暖气吸走的水分补回来,反而会因水温太高、用力搓擦,损伤、烫伤皮肤。人的皮肤都有一层油脂保护膜,洗澡过勤,反而会把这层保护膜破坏,使皮肤更易丢失水分。
所以,冬季洗澡1周1次即可,洗澡时水温不宜太高,也不可用力搓擦。洗完澡后最好涂抹一些身体乳滋润皮肤,既可减少水分 热环境吸走,也可减轻皮肤干燥瘙痒症状。
调整饮食:冬季饮食宜清淡、温润、营养丰富易消化,宜适当多吃含维生素C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散寒消食,破瘀消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出血,胃冷痛,消化不良,食不振,呕吐泄泻,腹部有痞块及暖气频作。
孩子眼屎多的原因是什么2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宝宝突然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上一篇: 脸不净就是内脏有病黑眼圈嘴裂眼睛血丝代表
- 下一篇 鸡肉丸子汤的做法
-
管理楼市新政密集出台海南版国十一条正式实施
2020-09-19
-
中国城市对房地产依赖排行榜海南名列前茅
2020-09-15
-
针灸推拿法治疗斑秃的简介
2019-07-15
-
常头痛脑胀怎么办
2019-07-13
-
美味饮食解决月经不调
2019-07-13
-
药品安全黑名单10月1日起网上公布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