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太极拳的身知
偏方秘方 2019年10月23日 浏览:3 次
摘要:“身知”是太极拳上乘功夫。凡练太极拳者都应该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追求“身知”。而这些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老子曰:“行于大道……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不可不察。 笔者于六十年代初识吴式时,就听说过此种功夫,当时只当故事听,以为是人家为渲染吴式太极拳编造出来的说法而已。十年后,我见到京城著名太极拳家杨禹廷,他亲口跟我讲了 身知 在练拳过程中的意义,但他不叫 身知 ,而是叫 身上明白 。他对我说,如今 身上明白了, 如今已经明白了。当时我以为 明白 就是懂劲了。后来老爷子见我有些困惑,就进一步向我解释 身上明白 的真正含意。他伸出两手有一肩宽,说: 明白好比是这儿(右手),到懂(左手)还有一段距离。 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从拳论理解, 身知 功夫还未达到懂劲的境界,但功夫已到中乘以上。据文章介绍,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畲坐在椅上,双手放在扶手上,他的表弟高大有力,将双手按住李的双臂。李 哈 的一声,将表弟放到八尺外的椅子上。我以为,没有 身知 ,难以做到放人于八尺之外。
太极拳属内家拳,没有内功就称不上太极拳。 身知 需要一定的内功。具有 身知 功夫的拳家,基本可以做到 无形无象 或接近 全身透空 ,几乎看不到动作,只是从脚到手各个大小关节牵动阴阳变化。太极拳的科学与其它领域的科学大同小异,只是还须亲自实践直至精通。练太极拳者单单能讲道理,能写论文,还不是太极拳家,还要求身上明白。
身知 可以称得上是综合功力。所谓综合功力,是 用意不用力 、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是 一动无有不动 , 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是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总之,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松柔功夫。太极拳博大精深,如对太极拳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就难以达到 身知 。
他们大都不到十年就已达到 身知 的境界。训练学生,并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教学生认真盘拳,一招一势,即遵循阴阳学说,轻扶 八方线 ,行拳走弧线,每招每势注意阴阳变转,即如拳论所讲 变转虚实须留意 。
拳论 中介绍 身知 时,这样写道: 两人相沾,不但皮肉相接触,还要劲与劲相接触,才能进行顺势借力发放。 劲与劲相接 是太极拳之术语,实际操作,恐有误传之弊。 劲与劲相接 与 引进落空 的拳理正好相反。例如前面所说,李坐在椅子上,双手放于扶手上,其表弟用力按住他双臂,接触点是双手按臂的地方,如果以劲相接,则很难将他的表弟发放出去,故须 引进落空 ,即在准备接受攻击者之前,周身处于松柔状态或 全身透空 状态,实际已对来犯者产生极大的威慑力。松柔透空者松定后,自身已经变为高大壮实了,像一根铸入地下的十分坚固的水泥柱,正如拳论所指的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
身知 是太极拳上乘功夫。凡练太极拳者都应该有一种 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坚韧不拔的,去追求 身知 。而这些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老子曰: 行于大道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不可不察。
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即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僵硬、头昏目眩、玩固性头痛、血压不调、癫痫、抽风痉挛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宝宝脾虚的表现调理小儿脾胃虚弱的药
儿童中暑的症状

- 上一篇: 头皮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 练瑜伽的好处七日计划
-
管理楼市新政密集出台海南版国十一条正式实施
2020-09-19
-
中国城市对房地产依赖排行榜海南名列前茅
2020-09-15
-
针灸推拿法治疗斑秃的简介
2019-07-15
-
常头痛脑胀怎么办
2019-07-13
-
美味饮食解决月经不调
2019-07-13
-
药品安全黑名单10月1日起网上公布
2019-07-11